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知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曉得順應時勢的變遷而作改變。如:「這個人真是死腦筋,絲毫不知通變。」
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詮釋而賦予憲法新的意義。隨著社會快速的變遷及因應世局的變化,憲法的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其必要。在我國現制是由司法院大法官以會議方式來行使釋憲的職權。如:「藉由大法官會議來詮釋憲法的文字,使其具涵因應環境需求的新義。」
地球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以地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內容包括氣象學、海洋學、地質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以及地球化學等。如:「從地球科學這門課中,我們可以知道地球變遷的歷史。」
鈞旋轂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鈞,製陶器時所用的轉輪。轂,車輪中心的圓木。鈞旋轂轉指製陶時旋轉轉輪。《淮南子.原道》:「鈞旋轂轉,周而復匝。」後用以喻事物的更改、變遷
新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適應時代與環境的變遷,而補偏救弊,一改其舊有習慣的生活。如:「再度當職業婦女,她努力學習新技能,開始另一種新生活。」
國家永續發展論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配合政府永續發展之施政目標,匯集社會各界之共識,由行政院經建會成立的討論園地。「永續發展」觀念係由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於西元一九八七年所提。基本內涵為「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的發展」。該觀念提出後,即成為世界各國及國際性組織在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及環境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經建會成立「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個公共參與的場所,讓產官學各界,將其對永續發展之相關議題經過公開、廣泛的討論,產生交集、建立共識,並勾勒出適合我國國情及符合國際趨勢的永續發展政策綱領,提供政府在國家發展會議及未來研擬政策與措施之參考。
比較語言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語言研究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研究者把相關的語文或者一種語文,在不同階段的歷史發展及不同地區的變遷裡,所見到的一組一組相同的語音、語法和語彙列出來,一一加以分類研究。
政治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一國政治變遷的歷史。
陰陽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稱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陰陽移指四時的變遷。《文選.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穆罕默德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曆。穆罕默德避地之日為遁逃日,此曆以耶紀後六百二十二年的遁逃日為始,每十二個太陰月為一年,無閏月,每三十年變遷一周,依回教規,以測候新月始為月朔,因此民間日曆無確定法則,須兼載星期方能對照日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