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臍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胎兒與胎盤的帶狀構造,內含臍動脈與臍靜脈。胎兒藉此從母體吸取養分並排出廢物。[例]胎兒出生約一後,臍帶會自行脫落。
瘧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是以瘧蚊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瘧原蟲。其症狀有期性的發冷發熱、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及溶血等。因瘧原蟲之種類不同,及人體抵抗力強弱有別,患者會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狀發作。也稱為「打擺子」、「冷熱病」。
國語實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局重視,並通令全臺灣省各縣市,自民國43學年度(1954)開始,國小一年級先教說話及注音符號,第十起再教國語課本,這個教學法一直施行至今。除此以外,國語實小在說話教材編輯、國語科的教學編審和教學指引編纂,國語科混合教學實驗,及接受僑委會的請託,教外國人說國語,指導僑校教師國語科的教學法等都相當有成就,國語實小成為國語文教學的標的學校。現任校長張永欽校長帶著實小繼續邁向21世紀教育新紀元。國語實小本著實驗研究的精神,擔負了推動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行政規劃組、國語文推動小組行政和課程組、生命教育召集小組、教學輔導教師試辦方案...
尼羅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此區域古埃及人稱為「上埃及」。 尼羅河的定期氾濫一般來說,洪水都是突如其來的,但尼羅河的河水卻是期性的上漲,所以農民可以預測氾濫,並且預先準備。(註一)每年七月,由於吸收了非洲中部豐富的季雨,尼羅河的水位逐漸升高,到了九月氾濫達到最高時,整個河谷都淹沒在水中。河水退去後,留下一層淤泥,這些從上游沖積下來的淤泥式農作物生長的沃土。被細碎淤泥覆蓋的地表稱為「黑色大地」,河水無法到達的乾涸地表則被稱為「紅色大地」,季節的變化顯示了尼羅河的狀況,有「氾濫」、「水位退去出現的陸地」和「乾旱期」等不同情形。(註一) 關鍵字中文...
環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四周窺視。如:「許多危險正虎視眈眈的環伺著。」《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群雄環伺,輒以交涉細故,兵輪互相馳騁,海洋通塞,靡有定期。」
太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太陽1.1 太陽的壽命1.2 太陽黑子期(註2)1.3 引用文獻 太陽太陽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顆恆星,它的亮度、大小和物質密度在所有恆星中屬於中等水準,因為它離地球最近,所以看起來它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體。而太陽大部分是由氣體組成的。從內到外,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和對流區、太陽大氣幾部分。太陽的大氣層像地球的大氣層,依造不同的高度和性質可分成幾層,分別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就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溫度約是攝氏6000度。(註1) 太陽的壽命太陽已經生存了四十六億年,估計還可以繼續燃燒5...
幼兒認知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吸吮到複雜的心智活動。教育者必須規劃適當的課程,以增強學生的邏輯與概念性成長。而教師必須強調經驗、與遭環境互動在學生學習上扮演的角色,例如老師必須考慮事物在認知結構上的顯著性。布魯納(Bruner)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依照現有及過去知識為基礎而建構概念或新知的主動過程,學習者係藉由認知結構,如基模或心智模式而選擇、改變知識,及建構其假設、形成決策,以對經驗提供意義和組織,並允許個人超越知識所給予的。布魯納提到教學理論包括四個方面:具有先備知識瞭解結構化知識的方法,以利於隨時掌握訊息最有效的呈現內容運用報償及處罰的特質和時機...
公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天體繞著另一個天體做期性的轉動。如太陽系裡的行星繞著太陽旋轉、各行星的衛星繞著行星轉,皆稱為「公轉」。[例]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一年。
一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圍。《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搗椒紅泥牆,正面兩扇朱紅槅子。」也作「一遭」。
2.一回、一趟。《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敢煩軍師親自走一遭。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諧矣。」《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轉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也作「一周回」、「一遭」。
對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售價的一半。如:「這家書店正在進行清倉,所有書籍一律對折出售。」
2.對半折疊。如:「這畫紙太大了,對折才能放進袋子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