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攸向靡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東觀漢記.卷八.賈復列傳》賈復,字君文。治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生容貌志意如是,而勤于學,此將相之器。」……復以偏將軍東從上攻邯鄲,擊青犢于射犬,大戰至日中 ,賊陣堅不卻。上傳召復曰:「吏士饑,且可朝食。」復曰:「先破之,然後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諸將皆服其勇。
|
心平氣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出自《詩經.豳風.狼跋》。瑕,音ㄒ|ㄚˊ,瑕疵、缺點。
|
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久。唐.韓愈〈答李翊書〉:「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三國演義》第七回:「公且屈身事之,相見有日。」
|
戰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夠擔任作戰任務的將領。《後漢書.卷一八.陳俊傳》:「與五校戰於安次,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餘里,斬其渠帥而還。光武望而歎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俺這裡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量他到的那裡。」
|
不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二法門」之典源,提供參考。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入不二法門品第九》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1>無識2>,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3>法門4>。」於是文殊師利5>問維摩詰6>:「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注解〕
(1) 示:開示。
(2) 識:知道、了解。
(3) 不二:指不是兩個極端。
(4) 法門:指修行入道的門徑。
(...
|
入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化人,使去惡存善。宋.歐陽修〈縱囚論〉:「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
懊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煩亂。《聊齋志異.卷五.章阿瑞》:「如是年餘,女忽病瞀悶,懊憹恍惚,如見鬼狀。」
|
心平德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出自《詩經.豳風.狼跋》。瑕,音ㄒ|ㄚˊ,瑕疵、缺點。
|
言行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2>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3>,...
|
十六羅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入滅後,受佛囑咐住在世間護持佛法的十六大羅漢。十六羅漢從五世紀後期,受到中國廣泛的崇拜,並成為佛教藝術重要的創作體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羅漢發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國、西藏二地。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復重請言:『所說十六大阿羅漢我輩不知其名何等?』慶友答言:『第一尊者名賓度羅跋羅惰闍;第二尊者名迦諾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諾迦跋釐墮闍;第四尊者名蘇頻陀;第五尊者名諾距羅;第六尊者名跋陀羅;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闍羅弗多羅;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託迦;第十一尊者名囉怙羅;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託迦;如是十六大阿羅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