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79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如明代有意秀。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形容百生活非常困苦。《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文明小史》第九回:「不料是日正值本府設局開捐,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也作「人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如戰國時宋有惠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如漢代有蓬球。
兄弟鬩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兄弟雖在家爭吵,但一旦遇有外侮,卻能共同抵禦。典出《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後比喻內部不和睦。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七.誤獻.施允升》:「嘗有羅者,兄弟鬩牆,先生要之家,反覆勸譬,聲淚俱下,兄弟遂相抱而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如晉代有壘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 。如宋代有文彥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如春秋時齊有烏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倪」。如漢代有兒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如春秋時宋國有合左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