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忍受。廉頗於是宣稱:一定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說了以後,便刻意迴避廉頗,常常以生病為由不出朝會。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廉頗,也要車夫先把車拉開躲到一邊。結果,大家都認為藺相如畏懼廉頗,廉頗因此十分得意。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但他的門客、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引以為恥,紛紛求去。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典忘祖」的「數典」,就是舉列典故的意思。既然會舉列典故來論說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就是掌管典籍這件事都忘了。故事出自於《左傳.昭公十五年》。春秋時,晉國以荀躒和籍談為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二人,宴中所用的酒壺是魯國進貢的,景王於是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為什麼獨獨晉國沒有?」籍談回答:「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必須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由於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某些自然界或人的力量將東西掀起或帶走。[例]捲、風捲殘雲、捲起塵土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爭臣1>論〉(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禹2>過家門不入,孔不暇暖3>,而墨突不得黔4>,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5>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6>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7>人窮也,惡8>得以自暇逸乎哉? 〔注解〕 (1) 爭臣:能直言規勸國君過錯的臣子。 ...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洪亮吉〈四哀詩序〉:「授經之,移市門而便沽;問奇之酒,呼里魁而對飲。推其梗概,實不可一世焉。」
叱吒風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怒喝,使風雲為之變色。形容人威風凜冽,足以左右世局。[例]拿破崙在十九世紀初出兵捲了半個歐洲,是位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睥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窺伺。即暗中觀望動靜,等待下手機會。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睥睨宮閫,幸災樂禍。」《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惜乎天道好還,得國之後,坐未溫,而郭威睥睨其間,已挈漢鼎而為周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微點頭,表示招呼、應允或嘉許的意思。宋.蘇軾〈寄題清溪寺〉詩:「遺宮若有神,頷首然吾言。」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前,曰:『幸以此兒為念!』府君數頷之。」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魚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或很適合的環境。《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近聞劉豫州三顧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捲荊襄。」《紅樓夢》第六六回:「次日,又來見寶玉。二人相會,如魚得水。」也作「如魚似水」、「猶魚得水」。
紙醉金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參見「金迷紙醉」條。《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說話之間,眾局陸續都到了,一時管弦嘈雜,釧動釵飛,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直到九點多鐘,方纔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