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拽布披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孝服,服喪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拽布披麻扶靈柩,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築墳臺。」也作「拖麻拽布」、「拽布拖麻」。
小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原因、小緣故。漢.賈誼《新書.卷四.鑄錢》:「凡治不得,應天地星辰有動,非小故也。」《三國志.卷五一.吳書.宗室傳.孫靜》:「嘗以小故與甘寧忿爭。」《宋史.卷三九六.列傳.程松》:「時松知錢塘縣,諂事曦以結侂冑。侂冑以小故出愛姬,松聞,以百千市之,至則盛供帳,舍諸中堂,夫婦奉之謹。」
捐殘去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棄殘暴和屠殺的行為,改用德治教化。參見「勝殘去殺」條。《漢書.卷五四.李廣傳》:「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
輈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強橫的樣子。《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孝仁董皇后紀》:「后忿恚詈言曰:『汝今輈張,怙汝兄耶?』」
千手千眼觀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千眼象徵觀照世間,千手象徵普濟群生,都是大悲心的表現。其造形在漢地一般是兩手兩眼下面左右各二十隻手,手中各有一眼。亦有塑成千手千眼。在西藏佛教的畫像,除千手千眼外,頭部共五層,底三層為三面像,第四層是忿怒像,頂層是阿彌陀佛。無論漢、藏,千手千眼觀音都是最受崇敬的菩薩之一。
羅裙包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中趙貞女以羅裙築墳塋的故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拽布披麻扶靈柩,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築墳臺。」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方信道趙貞女羅裙包土可也築墳臺,我可尋那曹娥女覓父投江水。」
滿面雪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歷盡滄桑。《薛仁貴征遼事略》:「敬德聽罷,一雙眼指拐的早爭圓,滿面雪霜,髯生忿氣。」
含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懷憤怒。《書經.無逸》:「朕之愆,允若時,不啻不敢含怒。」《戰國策.趙策二》:「秦雖辟遠,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
豕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豕貪食,因用以比喻貪婪的心。《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實有豕心,貪惏無饜,忿纇無期。」
坐待焚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張昭》裴松之.注:「習鑿齒曰:『……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匡其後失,……及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