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您是否想查詢
輕怠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圖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代由八旗佐領所出、蓋有圖記的保證文書。猶漢族官員的印結。
|
無孔不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水銀滴,而且一遇孔隙便滾動而入,所以說「無孔不入」。這句話也可以寫成「水銀瀉地,無竅不入」,例如:清代方苞編了《正嘉四書文》一書,在卷四中收錄了歸有光的文章,其中論述到《中庸》的「喜怒哀樂之未發」,就說他讀了宋人「五子書」,融洽貫串,拿起筆寫下心得,有如「水銀瀉地,無竅不入」。後來「無孔不入」自行獨立成一句成語,原本是無所不通達的意思,後轉用以譏諷人善於鑽營,有機會就鑽。
|
美不勝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美不勝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美不勝收」指美麗事物太多了,無法盡收眼底。可以用來形容風景、書畫、藝術創作等。例如袁枚的《隨園詩話》記載了一件事:袁枚是清代著名文人,有一次經過前禮部侍郎齊召南的家鄉,當時齊召南已經過世,他的兄弟請袁枚到家裡作客,拿出齊召南生前的作品,請袁枚幫忙寫序。於是袁枚利用半天的時間翻閱摘錄,看到內容的繁富真是美極了,實在無法一一收錄。文中就用了「美不勝收」來表達齊召南的作品又多又好,很難選擇。
|
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
2.事物的始端。《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臣謹案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
3.純一原理。如:「一元化」。
|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是用「餘音繞梁」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直入雲霄的高妙唱工,後世在使用此一成語時,即以這個語義為主。但有時亦見用來形容話語的意味深長,如清代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評論歐陽修的古詩:「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談,亦其得也。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夠深遠,所以「意隨言盡...
|
鬥角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在一天之內,同一個宮殿之中,氣候卻大不相同。後來「鉤心鬥角」被用來形容宮室建築的結構精緻巧妙。在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詠物詩》所云:「近時詩家詠物,鉤心鬥角,有突過前人者。」這幾句中,已非原來的用法,而是用於比喻詩文的布局結構精心巧製,爭奇鬥勝。在其另外一篇《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象棋》說:「夫救彼正所以固我也,鉤心鬥角,更難于二人對局者。」則是轉為比喻競鬥心機,刻意經營的意思,也就是現今常用的意義了。
|
伊能嘉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辭書序編─台灣篇》;大正11年(1922)總督府設立「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聘請伊能嘉矩撰寫清代臺灣歷史,這就是後來對臺灣史研究影響重大的《台灣文化志》。(註1,2)大正14年伊能嘉矩因舊病復發而亡,享年59歲。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141。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179~184。
|
趙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思想3 著作4 評論5 參考資料 生平 趙翼(1727~1814) 清代詩人、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陽湖人(今江蘇常州)。生於雍正五年,卒於嘉慶十九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進士。歷任廣西鎮安知府、廣東廣州知府、貴州貴西兵備道。乾隆三十六年(1772),稱母病辭官歸里,主講揚州安定書院,潛心讀書。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閩浙總督李侍堯邀請趙翼入幕商研;當時台灣鎮總兵柴大紀欲從嘉義突圍內渡。趙翼恐棄守城池易引發連鎖反應,力勸閩督封還此旨;不久,乾隆命欽差大臣福康安...
|
司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清代欽天監的屬官,職掌知漏刻,即唐司天臺的屬官司辰。
|
摺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官員對皇帝所上的奏章。《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後來制臺又為他特地上了一個摺子,拿他奏派了全省學務總辦一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