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72 ms
共 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巴郡(今四川省巴縣以東至忠縣)、巴東(今雲陽、奉節等縣)、巴西(今閬中縣地)的合稱。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巴志》:「建安六年,魚復蹇胤白璋爭巴名,璋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徙羲為巴西太守,是為三巴。」唐.李白〈長干行〉:「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
情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情與事理。《後漢書.卷三十一.廉范傳》:「聞義能徙,誠君道所尚,然情理之樞,亦有開塞之感焉。」《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元信不會觀星知氣,但以天下之事勢決之,以人事之情理卜之,以定趨向耳。」
|
遷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搬家、搬遷、搬場、喬遷、徙遷
|
柯鐵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 嘉義中埔依黃國鎮。1900年病卒。 《瀛海偕亡記》(節錄)丙申四月,日軍聚眾復攻大坪頂。大坪民已徙入山內六里,曰部庭尾,山尤四面峭,中一道如線紋,旁則古樹喬松,參差蔽天,石纍纍,或圓或錯,怪鳥於林間。獸駃起人面。兵隊不能成行,輒尋有竹屋者焚之。屋則無人,前去嶔巇,不敢再上,循大坪左右麓而毀。有柯鐵者,業制紙者也,年二十二,為制紙家削竹浸池,勤力作,不隨眾為非,身手健,喜獵獸,亦精槍法。時始娶婦,為儕輩調笑,與山人十數輩避兵山間。兵至爭走,柯鐵曰:『是可取也;君走,則槍與我乎』。眾付之,有槍十二桿,子彈十袋。於是放火樹...
|
搬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喬遷、遷居、遷徙
|
行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軍事人員或車輛、裝備,由甲地移轉至乙地的遷徙行動。
|
精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而無行危3>。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索:索求、索討。
(3) 無行危:謂莫行圍梁之危事。
|
五胡亂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曾在邊地安置投降的匈奴人,此為塞外部族內徙的開始。東漢末年,天下紛擾,內徙的部族人數增多,由於生活習慣和漢人不同,故常有爭端。晉武帝時的郭欽及惠帝初年的江統,曾先後建議將境內的胡人遷往塞外,但均未被採用。惠帝時八王相攻,政權混亂,導致匈奴劉淵首先發難,自立為漢王,此後諸胡紛建政權,晉室被迫南遷,北方盡成胡人天下,史稱為「五胡亂華」。
|
不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循法度,圖謀叛亂。《左傳.隱公五年》:「不軌不物,謂之亂政。」晉.杜預.注:「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亂敗之所起。」《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秦既滅韓,徙天下不軌之民於南陽。」
|
契船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注解〕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處。
(5) 惑:困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