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循法度,圖謀叛亂。《左傳.隱公五年》:「不軌不物,謂之亂政。」晉.杜預.注:「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亂敗之所起。」《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秦既滅韓,天下不軌之民於南陽。」
刻船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矣,而法不,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注解〕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處。 (5) 惑:困惑。
朱元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例行節儉,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禁止百姓自由遷,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污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將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廢中書省,使皇權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了巔峰,史稱「洪武之治」。 政治制度明朝初創,從朝廷到地方需要大量官員,地方舉薦外,也認用國子監生為官,以應一時之需。不過,科舉制度仍是此後取士的主要途徑,作文格式為八股,題目命自《四書》、《五經》,都成為定制。地方行政方面,明初將行中書省改為布政司,職掌僅限於民政與財政,另設按察司,掌刑罰監察等事,還設有都指揮使司,主...
鵬霄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鵬程萬里」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於南冥1>也,水擊三千里。摶2>扶搖3>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4>者也。」 〔注解〕 (1) 南冥:古人以為中國四周環海,南冥指南邊的大海。冥,通「溟」,海。 (2) 摶:音ㄊㄨㄢˊ,盤飛而上。一作「搏」,音ㄅㄛˊ,拍打。 (3) 扶搖:迴旋而上的暴風。 (4) 去以六月息:乘六月所吹的強風而去。息,指風。
阮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阮瑀(?-212年),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 簡介年輕時曾受學於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後為丞相倉曹掾屬。詩歌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會問題。阮瑀的音樂修養頗高,他的兒子阮籍,孫子阮咸皆當時名人,位列「竹林七賢」,妙於音律。明人輯有《阮元瑜集》。 評價目前尚無確切資料 著作目前尚無確切資料資料來源:網路
周邦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周邦彥(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青年時代,北遊汴京,在太學讀了四五年書,後因獻〈汴都賦〉,由諸生升為太學正,後出任盧州教授,知溧水。徽宗時,頒大晟樂,召為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後又出知順昌府,處州、睦州,適方臘起義,因還鄉,後居揚州。宣和三年卒。他自號清真居士,有《清真集》。後來陳元龍為之註釋,更名《片玉詞》。劉肅敘雲:「猶獲崑山之片珍,琢其質而彰其文,起不快夫人之心目也。因命之曰《片玉集》。」 作品特色前人論詩,每以柳、周並稱。這意思是說他兩人的作風有些類似。張炎說過:「...
捧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2) 常山王:張耳(?∼西元前202),戰國末大梁人,與陳餘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從項羽入關,封張耳為常山王。後張耳、陳餘有隙,餘率兵襲耳,張耳敗走,歸劉邦,隨韓信破趙,後被立為趙王,卒謚景。 (3) 成安君:陳餘(?∼西元前204),戰國末大梁人。與張耳同為魏之名士,與張耳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後與張耳絕交,且率兵襲耳,自立為代王,後為韓信所殺。 (4) 刎頸...
疾首痛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常。見「二三其德」。 (5)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到了戰國孝公時定都咸陽,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6) 令狐之盟:春秋魯成公十一年,秦、晉兩國因為邊界問題在令狐這個地方訂立的盟約。令狐,春秋時晉地,故城約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 (7) 三公: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 (8) 三王:指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 (9) 出入:結交來往。 (10) 唯利是視: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 (11) 不穀:不善,古代君侯之謙稱。此處指楚國君王。...
初發芙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之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遊,所至輒為題詠,以致其意。其詩開創山水寫實派風格。初為太尉參軍,後廣州,有詩傳世。 (3) 顏:顏延之(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琅邪臨沂人。少孤貧,好讀書,無所不覽。入宋,初為太子舍人,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文章冠絕當時,與謝靈運齊名,世稱顏謝。 (4) 錯彩鏤金:指雕繪工麗或形容詞藻華麗精美。見「錯彩鏤金」。
晁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子編修。崇寧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黨”309人之內,出知河中府,知湖州、密州,再貶主管鴻慶宮。回到老家築“歸來園”以居。徽宗大觀四年(1110),出黨籍,起知達州,改知泗州,卒於官舍。與張耒、秦觀、黃庭堅合稱“蘇門四學士”。詩文俱皆,工書畫,尤工於詞,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水龍吟(別吳興至松江作)水晶宮繞千家,卞山倒影雙溪裏。白蘋洲渚,詩成春晚,當年此地。行遍瑤台,弄英攜手,月嬋娟際。算多情小杜,風流未睹,空腸斷、枝間子。一似君恩賜與,賀家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