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岸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氣高傲,目空一切。《新唐書.卷二○七.宦者傳上.魚朝恩傳》:「朝恩資小人,恃功岸忽無所。」
延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見。《後漢書.卷五八.蓋勳傳》:「帝方欲延接勳,而蹇碩等心之,並勸從溫奏,遂拜京兆尹。」《宋史.卷二六六.王沔傳》:「自今宰相及樞密使不得於本廳見客,許於都堂延接。」
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所忌。《戰國策.趙策三》:「彼則肆然而為帝,過而遂正於天下。」
厭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厭煩而引以為苦。《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唐.韓愈《順宗實錄四》:「李泌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能自苦刻,不樂名利,必諫諍死職下,咸畏之。既至,諸諫官紛紛言事,細碎無不聞達,天子益厭苦之。」
晚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末年。《宋書.卷九四.恩倖傳.序》:「及太宗晚運,慮經盛衰,權幸之徒,慴宗戚。」
釁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見不合或感情有裂痕。《後漢書.卷七五.袁術傳》:「紹議欲立劉虞為帝,術好放縱,立長君,託以公義不肯同,積此釁隙遂成。」《三國演義》第七三回:「吳、魏自來無讎,皆因劉備之故,致生釁隙。」
視險如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危險如平安。形容面對危險,毫不畏懼。晉.史援〈後漢史君頌〉:「處溢不驕,居勞不,視險如夷,忘身逐叛。」也作「視險若夷」。
勞臺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擾或麻煩他人的客套話。《孤本元明雜劇.博望燒屯.第四折》:「(管通云)貧道遠道而來,不辭勞也。(正末唱)哥哥你便來探望勞臺重。」也作「勞臺候」、「勞重」、「勞尊重」。
解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撤兵、休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桓其曠遠,乃趣解兵。」唐.沈佺期〈雜詩〉三首之三:「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裡月。」
神怒民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為非作歹,罪大惡極,引起眾怒。《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不思謗讟,不鬼神,神怒民痛,無悛于心。」也作「神怒民怨」、「神怒人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