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阮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臺,清江蘇儀徵人。乾隆進士,官至大學士,所至之處以提倡學術自任,在廣東設學海堂,在浙江設詁經精舍,著有《揅經室集》,又集經籍纂詁,校刊《十三經註疏》,彙刻《皇清經解》等書,卒諡文達。
熟路輕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駕輕就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
同心僇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偃武興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偃息武備,提倡文教。《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傳》:「太尉官罷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興文也。」也作「修文偃武」、「偃武修文」。
馬其維利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大利政治學家馬其維利所提倡的主義。主張君主為了國家的發展,不惜採取違背宗教、道德、習慣等手段,避免武力衝突。後亦泛指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權謀霸術。也譯作「馬克維尼主義」、「馬基雅維里主義」。
皇甫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77~?)字持正,唐新安人。仕至工部郎中,裴度辟為判官。湜與李翶、張籍齊名,並繼韓愈之後提倡古文。著有《皇甫持正集》。
自暴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暴自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 著有《孟子》七篇,由弟子輯錄而成,共十四卷,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在〈離婁〉章中,孟子提到言行背棄仁義的人,就是自己害自己。孟子說:「不值得和自我蹧蹋的人談論仁義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棄的人一起共事。說話違背禮義的人,是在蹧蹋自己。如果人自身不能心存仁愛,行事以義為準則,那就是自己放棄自己。仁,就像是一間很安全的房子;義,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拋棄安全的房子不住,捨棄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來「自暴自棄」這句成語就從...
凌風知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 (2) 霸:王霸(?∼西元59),字元伯,漢潁川潁陽人。少為獄吏,後追隨劉秀,屢立戰功。 (3) 潁川:郡名。秦朝設置,漢、晉均沿置,轄境約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漢治陽翟,即今河南省禹縣治。 (4) 逝:離去。 (5) 驗:證明、確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二○.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王霸》
陽湖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陽湖惲敬、武進張惠言提倡的文派。長於才思,主張駢散互用,為桐城文派的別支。
偃武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武修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