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菜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飢餓而營養不良的臉色。《禮記.王制》:「雖有凶旱水,民無菜色。」宋.柳永〈煮海歌〉:「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正氣歌倂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面堵塞,這就是日氣;在屋檐下升火燒飯,使室內更加炎熱,這就是火氣;寄存在倉庫內的米糧腐爛了,臭氣四,陣陣逼人,這就是米氣;囚犯肩並肩的擠著,發出腥臊般的惡臭,這就是人氣;有時從廁所、死屍、爛鼠等飄來各種惡臭,這就是穢氣。這幾種氣味加起來,遇到它的人很少不會病倒的。而身體衰弱的我,生活在這裏,到現在已經二年了,很僥倖的沒有生病,這大概是有修養的功夫才能如此吧: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修養的是什麼?大概就是孟子所說的:「我善於培養我盛大的正氣。」這土牢中有七種惡氣,我的浩然正氣只有一種,用我這股正氣抵抗那七種惡氣,我還怕什麼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求。《荀子.儒效》:「今有人於此,屑然藏千之寶,雖行貣而食,人謂之富矣。」
瀲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波動的樣子。宋.蘇軾〈宿望湖樓再和〉詩:「娟娟到湖上,瀲瀲搖空碧。」
2.迷漫的樣子。晉.盧諶〈感運賦〉:「氣瀲瀲而浸冷,霜微微而日華。」
張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斐旻的劍舞可成為天下的「三絕」。 著作張旭的傳世作品有《 古詩四帖 》、《 千字文 》、《 郎官石柱記 》、《 悲清秋賦...
畫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繪畫各種圖形。《舊唐書.卷一七二.蕭俛傳》:「滑臨黃河,頻年水潦,河流泛,壞西北隄。倣奏移河四里,兩月畢功,畫圖以進。」唐.高適〈塞下曲〉:「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攲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利用物體重心原理製成的汲水和盛水的器具。有陶、銅製品。水空時,器身是傾斜的,可以往裡注水;水恰好時,器是正的;太滿,器就翻過來。因有滿則、虛則不及的象徵意義,所以古代的國君設置此器來警戒自己。唐.權德輿〈郊居嵗暮因書所懐〉詩:「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攲器。」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蘇翰林易簡一日直禁林,得江南徐遜所造攲器,遂以水試於玉堂。一小璫傳宣於公,見之,不識其名。」也作「欹器」。
滔滔不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個卜兆。期盼來年祖先神靈能夠廣施恩澤,使萬事齊備,國家繁榮,政通人和。敲打演奏樂器來侍奉您,且以滿的美酒,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作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來歡迎,並祈求神靈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連續不斷,永遠不竭。文獻原來用「滔滔不竭」,竭是盡的意思。後來演變成「滔滔不絕」,絕是中斷的意思。「滔滔不絕」用來形容說話連續不斷。較早的書證如《蕩寇志》第三二回:「張繼問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議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張繼一毫不懂,連聲稱是而已。」
譜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歌詞編寫樂曲。如:「他才華洋,精擅譜曲。」
玉振金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才德兼備,學識淵博。參見「金聲玉振」條。《梁書.卷二五.徐勉傳》:「網羅經誥,玉振金聲,義貫幽微,理入神契。」唐.楊烱〈從弟去墓誌銘〉:「至如白雪回光,清風度曲,崔亭伯真龍之氣,揚子雲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餘力,遠心天授,高興生知,盡江海之良圖,得煙霞之秘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