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4.1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牛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細小。[例]他的雕刻技術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即使是細如牛毛的雕刻也難不倒他。
漏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稱修行人斷盡煩惱的境界
孫思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重要性,認為醫者除了要有專業知識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救苦之心,平等對待所有的病人,闡明醫學教育的第一境界
游刃恢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遊刃必有餘地」來形容庖丁運使無厚之刃的自由揮灑,比喻處理世事,已臻得道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遊刃有餘」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入室升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學問或技能到達高深的境界。參見「升堂入室」條。明.徐霖《繡襦記》第二齣:「效先人入室升堂,淑諸人鑿壁懸梁。」
帶水拖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泥帶水。」耽源問:「十二面觀音是凡?是聖?」師云:「是聖。」耽源乃打師一摑。師云:「知汝不到這個境界。」 〔注解〕 (1) 闍黎:即阿闍黎,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阿闍黎」為梵語&a01.gif;c&a01.gif;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師。〔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三.麻谷寶徹禪師》
刃有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遊刃必有餘地」來形容庖丁運使無厚之刃的自由揮灑,比喻處理世事,已臻得道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遊刃有餘」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游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嚴氏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談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了把感情充分發抒,所以演變成詠歌,這雖然和正常言語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說「不落言筌」呢?詩也可以拿來表述諷刺的情感,這也就是論理呀!怎麼可以說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認為嚴羽的見解就像嚴氏自己形容盛唐詩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一樣,都是「浮光略影」,看起來似有見地,其實就像一個人的腳跟沒踏在地面上一樣,是相...
木槁灰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
深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童話、神話、夢幻、靈幻等小說形式,虛實並置,故事交替平行發展,風格多變,把愛情寫到這般驚心動魄的境界。劉德華說:『認識深雪,使我對看小說越來越熱愛!』而電視劇第八號當舖所造成的深雪效應,也說出了現代人對於愛情和冒險的渴望。 著作女人由愛到恨人生拍賣會女人一秒都不能佔下風男人由好到賤幸謠說戀愛動物愛情大減價朝聖‧愛‧傳說月夜遺留了死心不息的眼睛樹熊的左眼愛上右眼閃閃鑽石糖愛情冠后加冕日吃一粒愛情勝利糖選新娘櫻桃街的禮物藍色心形會所迷失在煙薰裡的夜閃閃眼睛看法國兜售回憶貓的眼睛是紅色靈魂舞會2飯盒五歲了早餐B女神門貓眼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