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齡階段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的學習進度。老師也可指導視障學生使用適合的放大鏡或擴視機閱讀教材,最好利用殘存的視覺功能閱讀,不要放棄學習國語文的機會,以免將來無法直接由報章雜誌獲取資訊,減少視障生吸收外界資訊的能力。 二、外國語文學習外國語文對視障學生而言,並無多大困難;但學習英語點字卻是一項額外的負擔。因中文點字和英文點字是兩個不同的點字符號系統,初學者必須要熟悉兩套點字系統的轉換,才能學習到外語。以往查字典是視障生最大的困難,現在有有聲電子字典及大字電腦英漢字典,成為克服此難處的好幫手。 三、社會學科歷史、地理、公民等社會學科,在文字內容方面一...
丹心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忠心耿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忿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虧於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喪志,勸王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不要珍惜異物,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如果不注意小節,最後會連累大德,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簣土了,卻不肯覆上去而放棄,功敗垂成,這實在太可惜了。「功虧一簣」出現在這席話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
瀝膽墮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
井底銀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白居易〈新樂府.井底引銀瓶〉:「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用以比喻前功盡棄。如:「眼見就快拿到學位了,你現在放棄,豈不是井底銀瓶,功敗垂成了嗎?」
相遇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要取用其長處就可以了。」因此,晉文公放棄了成見,任命冀缺為下軍大夫。後來「相敬如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相待如賓」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
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數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議時,經眾人討論後表決,只要經過多數人同意,即可付諸實行。即少數服從多數。[例]同學們對是否參與園遊會的意見分歧,最後是以多數決的方式決定放棄
吸菸對人體危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吸(腹式呼吸)2. 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鐘的溫水浴,以沖掉皮膚上的菸味。3. 生活有規律,放棄一切應酬4. 飯後不要閒坐,去戶外散步,並做15~30分鐘的深呼吸5. 改良食譜,兩餐之間不要吃別的東西6. 避免吃肉汁、油炸食物,糖果及甜點、濃醬油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應避免7. 如果開始厭煩戒菸,請立即與醫生聯絡 *引用相關文獻*保健手冊 台灣省政府編印 頁207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69779吸...
披肝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