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田間雜草。《詩經.周頌.載芟》:「驛驛其達,有厭其傑;厭厭其苗,綿綿其麃。」漢.毛亨.傳:「麃,耘也。」
|
色授魂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彼此神交心會,情投意合而不著痕跡。漢.司馬相如〈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色授魂與,心愉於側。」《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得此良友,時一談宴,則『色授魂與』,尤勝于『顛倒衣裳』矣。」也作「色授魂予」。
|
悱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切動人的樣子。如:「纏綿悱惻」。
|
摹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觸的各種不同感覺,通過作者親身的體驗,加以描繪的修辭技巧。如:1.朱自清<春>:「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2. 葉蔚林《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濃霧塞滿了小棚,沾在臉上濕漉漉的,滑膩膩的,我們誰也看不清誰的臉。」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63-76。(註二) 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120-133。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
|
雅俗共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雅士與俗人並皆欣賞。指趣味合於一般人的欣賞水準。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八齣:「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紅樓夢》第五○回:「不如作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纔好。」
|
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經歷大難而未死。《三俠五義》第二三回:「你是虎口餘生,將來造化不小,富貴綿長。」也作「虎口逃生」。
|
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綿織品。《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組綵牒,錦繡綺紈。」
|
薪盡火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柴薪燒盡了,而火種仍可留傳。語本《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後比喻師生授受不絕、傳承綿延不盡,世代相傳。《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風流雲散,賢豪才色總成空;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也作「薪火相傳」、「薪傳」。
|
一孔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新意。《鹽鐵論》採用辯論的形式,以「文學」、「賢良」與「丞相」、「御史」兩方互相詰難,有時用連綿詳細的說理,有時針對對方理論的弱點進行批判,或用尖銳的語言攻擊,或用生動的比喻突出論點,使得論點不斷地深化,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相刺〉篇中,桓寬便借大夫之口說道:「如果只通過一個小孔來看事物,就好像只通曉一個道理,而不知權衡整體,便以自己的無知來非議他人的論點,正如夏天的蟬不知道冬天的冰雪一樣,而這也正是像孔子、孟子這樣的聖人無法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啊!」後來「一孔之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的見識狹隘淺薄,無法通曉整體。
|
廖鴻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是魚類、鯨豚的生態現象,最後及於台灣海洋文化的整建理念──這樣的書寫企圖,如波濤之湧動、如水紋之綿密,不停不歇,因而使他的海洋書寫在台灣文學領域中建立了鮮明的特色,形成豐饒的海洋想像世界。十年堅持,十年苦鬥,也是多數台灣作家所難企及。 作品特色:廖鴻基從三十五歲那年正式「下海」成為職業討海人開始,大概沒有想到有一天廣闊的海會以波湧起伏的浪改變他的人生,讓他從一個海上討魚的漁夫,從一個和大海拼鬥的船員,逐步成為一個書寫海洋的作家。這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讓一個擁有山海印象的漁人,通過海上漂泊、暴風巨浪的死亡威脅,乃至於討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