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髮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見藺相如,並且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藺相如不想使秦國有攻打趙國的藉口,主張送和氏璧到秦國去,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說秦王既無意把城池償還趙王,他只好把頭、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實上,在《莊子.盜跖》篇中就已提到盜跖一聽孔子來訪,氣得「髮上指冠」,這和「怒髮衝冠」的意思是一樣的。《史...
游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前為部下所殺。 (4) 先主: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曾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西元221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史稱為「劉先主」。 (5) 孤:古代王侯的自稱。此處指劉備。
絕倫逸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主: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221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益州:地名。漢時設置,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時廢。又漢時置郡,治滇池,地約在今四川省晉寧縣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3) 羽:指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美鬚髯,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
奏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臣子向君王進奏的章疏。《宋史.卷三七二.朱倬傳》:「每上疏,輒夙興露告,若上帝鑒臨。奏疏凡數十。」也稱為「奏章」、「奏議」。
北轍南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在位三十四年卒,諡安釐,世稱安釐王。 (2) 邯鄲:戰國時趙國首都,地約當在河北省邯鄲市。 (3) 季梁:戰國時魏國臣子,生卒年不詳。 (4) 中道而反:中途折回。反,通「返」,回來。 (5) 衣焦不申:衣服上的皺折不去整理,比喻匆忙。焦,因風吹日曬致使的捲曲皺折。申,通「伸」,伸展。 (6) 頭塵不去:滿頭的塵埃不去清除,比喻匆忙。 (7) 大行:大路。行,音ㄒ|ㄥˊ。 (8) 之楚:往楚國去。之,往。楚,戰國國名,地約當在今湖南、湖北、安徽、 浙江及河南南...
出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達君王的命令,反映群眾的意見。《書經.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晉.賈謐〈荅賈長淵〉詩:「祗承皇命,出納無違。」
弄璋之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弄璋之喜」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1>寢2>之床,載衣3>之裳,載弄之璋4>。其泣喤喤5>,朱芾6>斯皇7>,室家君王。 〔注解〕 (1) 載:音ㄗㄞˋ,且、又。指同時做兩個動作。 (2) 寢:躺臥。 (3) 衣:音|ˋ,穿。 (4) 璋:玉器,形狀如半圭。 (5) 喤喤:狀聲詞。形容小孩的啼哭聲。 (6) 朱芾:朝服。天子正朱色,諸侯黃朱色。芾,音ㄈㄨˊ。 (7) 皇:莊盛、輝煌。
美人香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君王、賢臣。參見「香草美人」條。朱自清〈辭賦〉:「……他將懷王比作美人,……他又將賢臣比香草。『美人香草』從此便成為政治的譬諭。」
街談巷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刻船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一書中,闡述君王治理國政的道理。他認為君王治國應要符合時宜,不能一味沿襲舊法,因為環境會隨著時間改變。他舉了一個例子:楚國有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這樣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轉變,就像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後來這個典源被濃縮成「刻舟求劍」,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