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類拔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類拔萃」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1>曰:「豈惟民哉?麒麟2>之於走獸,鳳凰3>之於飛鳥,泰山4>之於丘垤5>,河海之於行潦6>,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7>,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有若:人名。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孔子弟子,好古道,面貌極似孔子,孔子卒後,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為師,侍之如夫子生時。或稱為「有子」。 (2) 麒麟:一種傳說中罕見的神獸。形...
左丘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魯國的太史。孔子作《春秋》,左丘明述夫子之志,依據春秋而作傳,名《左氏春秋》,又作《國語》。或謂左丘明為孔子以前的賢人。
從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投其所好」原作「阿其所好」。「阿」或「投」,都有「迎合」他人的意思。人在做事或評斷人物時,經常受自我私心的影響,而有偏頗的想法或作法,甚至會因外在環境的因素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
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乎道理。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紅樓夢》第四六回:「邢夫人聽了有理,便自往賈母處來,和賈母說了一回閒話。」
鑽堅仰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是深加鑽研,越覺得艱深難通;越是抬頭仰望,越覺得高大巍峨。語本《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後比喻深入鑽研。宋.朱熹〈答林退思〉:「故夫子嘗以先難後獲為仁,又以先事後得為崇德,蓋於此小差則心失其正,雖有鑽堅仰高之志,而反為謀利計功之私矣!」
安貧樂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貧賤的處境中能安逸自得。《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夫子生清穆之世,稟醇和之靈,覃思典籍,韞櫝六經,安貧樂賤,與世無營。」
每下愈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4>。」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5>。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6>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注解〕 (1) 惡:音ㄨ,何處、那裡。 (2) 期而後可:指明所在才可以了解。 (3) 稊稗:音ㄊ|ˊㄅㄞˋ。兩種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此處泛指小米、野穀之類。 (4) 瓦甓:瓦片、磚塊。甓,音ㄆ|ˋ。 (5) 質:主體、根本。 (6) 監市履狶:市場管理員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狶,音ㄒ|,豬。
宮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出《論語.子張》:「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比喻師門。《儒林外史》第五一回:「中書雖然恭列宮牆,詩卻是不會做的。」
杖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杖和鞋子。因皆為出行時的用具,故引申為腳步、足跡。唐.朱慶餘〈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一○首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坏摍。」《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以犬馬病,勞夫子久待,萬慮不寧。今幸可從杖履。」也作「杖屨」。
不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理會。《紅樓夢》第六○回:「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些頑意兒,喜歡呢,和他說說笑笑,不喜歡便可以不理他。」《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此時祗因三個高徒、一個兒子,都是未曾授室之人,只好裝作不聽見,不理他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