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眼將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詩千首,俱拋海一邊。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酬答朝妨食,披尋夜廢眠。老償文債負,宿結字因緣。每歎陳夫子,常嗟李謫仙。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不得當時遇,空令後代憐。相悲今若此,湓浦與通川。
垂首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年,朝虀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終,未始背汝,心無異謀,口絕行語。於何聽聞,云我當去?是必夫子信讒,有閒於子也。我鬼非人,安用車船?鼻嗅臭香,糗粻可捐。單獨一身,誰為朋儔?子苟備知,可數已不?子能盡言,可謂聖智。情狀既露,敢不迴避?」主人應之曰:「子以吾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儔,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滿七除二,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窮:矯矯亢亢,惡圓喜方;羞為姦欺,不忍害傷。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執神之機。又其次曰文窮:不專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時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窮:影與形殊,面醜心妍;利居...
絕類離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關聖帝君」。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6)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生卒年不詳。西涼太守馬騰之子。漢末為偏將軍,領騰部曲。進軍至潼關與曹操戰,敗奔漢中,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遂請降。將兵到城下,璋即稽首,累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漦鄉侯。卒謚威。 (7)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
每變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4>。」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5>。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6>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注解〕 (1) 惡:音ㄨ,何處、那裡。 (2) 期而後可:指明所在才可以了解。 (3) 稊稗:音ㄊ|ˊㄅㄞˋ。兩種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此處泛指小米、野穀之類。 (4) 瓦甓:瓦片、磚塊。甓,音ㄆ|ˋ。 (5) 質:主體、根本。 (6) 監市履狶:市場管理員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狶,音ㄒ|,豬。
虛往實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德充符》:「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指虛心往學,得道而返。《魏書.卷九○.逸士傳.眭夸等傳.史臣曰》:「或隱不違親,貞不絕俗;或不教而勸,虛往實歸。非有自然純德,其孰能至於此哉?」《南史.卷五九.任昉傳》:「昉樂人之樂,憂人之憂,虛往實歸,忘貧去吝,行可以厲風俗,義可以厚人倫。」
思過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知已超過一半,謂所悟已多。《易經.繫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唐.楊烱〈王勃集序〉:「有稱孔夫子而謂之曰:『易有太極,子其勉之。』寤而循環,思過半矣。」
飢寧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七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北斗七星。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
上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州犁6>。伯州犁曰:「請問於囚7>。」乃立囚。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8>之貴介9>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10>也。誰獲子?」囚曰:「頡遇王子,弱11>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圍,弗及。 〔注解〕 (1) 穿封戌:春秋時代楚國大將。 (2) 囚:動詞,俘虜,拘禁。 (3) 皇頡:春秋時代鄭國大夫。頡,音ㄒ|ㄝˊ。 (4) 公子圍:春秋時代楚國王子,名圍。共王子,後承繼王位為楚靈王。 (5) 正:音ㄓㄥˋ,論定是非。 (6) 伯州犁:春秋時代楚國大夫。 (7) 囚:名詞,囚犯。 (8) 寡君:古代臣民對他國自...
動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氣。《紅樓夢》第二三回:「寶玉,你回去改了罷。老爺也不用為這小事動氣。」《文明小史》第五七回:「老夫子別動氣,我是說著頑兒的。既如此,我就試試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