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死肉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晉.杜預.注:「已死復生,白骨更肉。」比喻恩施深重,恩同再造。《周書.卷一一.晉蕩公護傳》:「一得奉見慈顏,永畢生願。生死肉骨,豈過今恩。」南唐.徐鉉〈又代蕭給事與楚王書〉:「存者荷二天之恩,沒者釋九原之恨,則生死骨肉,未可比量。」
趨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投其所好」原作「阿其所好」。「阿」或「投」,都有「迎合」他人的意思。人在做事或評斷人物時,經常受自我私心的影響,而有偏頗的想法或作法,甚至會因外在環境的因素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
說也奇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一件事情狀況特殊。《文明小史》第三○回:「說也奇怪,那邢錢老夫子沒有一個不是紹興人。」
禍生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
包藏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包藏禍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昭公元年》載,春秋時期,鄭國是個小國,想和大國楚國保持良好關係,於是鄭國大夫公孫段便將女兒許配給楚國公子圍。但楚國其實想利用這個機會進入鄭國首都,把鄭國滅掉,所以當天公子圍率領一大隊楚國士兵前往。鄭國大夫子產覺得情況不對,便派子羽前去阻止楚國進城,子羽說:「我們的城池太小了,容不下那麼多人,就在城外舉行婚禮吧!」但楚人以為如此不合禮法,堅持要進城。子羽只好直接了當地說:「我們國家狹小並不是罪過,但若依賴大國而一點防範之心都沒有,那就是罪過了。我們本來希望聯姻後,可以靠大國的力量安定自己,你們恐怕只是包藏禍心,前來算計我們吧!」楚人知道他們的...
出類超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類拔萃」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1>曰:「豈惟民哉?麒麟2>之於走獸,鳳凰3>之於飛鳥,泰山4>之於丘垤5>,河海之於行潦6>,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7>,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有若:人名。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孔子弟子,好古道,面貌極似孔子,孔子卒後,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為師,侍之如夫子生時。或稱為「有子」。 (2) 麒麟:一種傳說中罕見的神獸。形...
互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交替使用。明.謝肇淛《五雜組.卷六.人部二》:「杜夫子所謂有裨聖教,固為太過,而觀其開闔操縱,進退取舍,奇正互用,虛實交施。」
釁發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
櫃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櫃檯上做決定的人。如:「這檔買賣,櫃上說了算數。」《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老夫子這一驚,非同小可,忙問茶房,茶房回稱不曉得,又問櫃上,櫃上說鑰匙在這裡。」
多華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華而不實」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文公五年》晉陽處父聘于衛,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1>,其不沒2>乎!天為剛德,猶不干時3>,況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是以去之。」 〔注解〕 (1) 壹之:偏執其一,指性剛強。 (2) 沒:通「歿」,死亡。 (3) 干時:干涉四時運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