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8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私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個人的錢財。《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章懷太子注引〈意別傳〉:「意為魯相,到官,出私錢萬三千丈,付戶曹孔訢修夫子車。」宋.歐陽修〈吉州學記〉:「吉之士率其私錢一百五十萬以助,用人之力積二萬二千工而人不以為勞。」
亂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意責罵。《紅樓夢》第五二回:「這裡晴雯吃了藥,仍不見病退,急的亂罵大夫。」《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幸虧姚老夫子只顧在那裡叉著手亂罵,究竟他們說的甚麼,也未曾聽見。」
辭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去私塾中的教職。《紅樓夢》第二回:「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要辭館別圖。」《文明小史》第一四回:「這位孟老夫子自覺赧顏,不到年底,先自辭館。」
奔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馳。《莊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也作「奔放」。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包藏禍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昭公元年》載,春秋時期,鄭國是個小國,想和大國楚國保持良好關係,於是鄭國大夫公孫段便將女兒許配給楚國公子圍。但楚國其實想利用這個機會進入鄭國首都,把鄭國滅掉,所以當天公子圍率領一大隊楚國士兵前往。鄭國大夫子產覺得情況不對,便派子羽前去阻止楚國進城,子羽說:「我們的城池太小了,容不下那麼多人,就在城外舉行婚禮吧!」但楚人以為如此不合禮法,堅持要進城。子羽只好直接了當地說:「我們國家狹小並不是罪過,但若依賴大國而一點防範之心都沒有,那就是罪過了。我們本來希望聯姻後,可以靠大國的力量安定自己,你們恐怕只是包藏禍心,前來算計我們吧!」楚人知道他們的...
嚴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西漢吳(今江蘇省吳縣)人。本姓莊,避漢明帝諱,改姓嚴。工辭賦,著哀時命以自傷不遇,從梁孝王遊,與鄒陽、枚乘等並見親重,世稱為「嚴夫子」。
授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家事交給新婦。語本《禮記.郊特牲》:「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授之室也。」引申指娶妻。《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此時祇因三個高徒、一個兒子,都是未曾授室之人,只好裝作不聽見,不理他們。」
力省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
惑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惑、懷疑的心意。《論語.憲問》:「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文選.班固.東都賦》:「今將語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監于太清,以變子之惑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