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費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
超倫軼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關聖帝君」。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6)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生卒年不詳。西涼太守馬騰之子。漢末為偏將軍,領騰部曲。進軍至潼關與曹操戰,敗奔漢中,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遂請降。將兵到城下,璋即稽首,累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漦鄉侯。卒謚威。 (7)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
距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閉門不出。《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
高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州犁6>。伯州犁曰:「請問於囚7>。」乃立囚。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8>之貴介9>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10>也。誰獲子?」囚曰:「頡遇王子,弱11>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圍,弗及。 〔注解〕 (1) 穿封戌:春秋時代楚國大將。 (2) 囚:動詞,俘虜,拘禁。 (3) 皇頡:春秋時代鄭國大夫。頡,音ㄒ|ㄝˊ。 (4) 公子圍:春秋時代楚國王子,名圍。共王子,後承繼王位為楚靈王。 (5) 正:音ㄓㄥˋ,論定是非。 (6) 伯州犁:春秋時代楚國大夫。 (7) 囚:名詞,囚犯。 (8) 寡君:古代臣民對他國自...
廬山之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不忍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易如翻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易如反掌」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曰:「管仲1>以其君霸,晏子2>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曰:「以齊王3>,由4>反手5>也。」 〔注解〕 (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相齊桓公。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 (2)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國夷維人。歷事靈公、莊公、景公,節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後人尊稱為「晏子」。...
反掌之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易如反掌」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曰:「管仲1>以其君霸,晏子2>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曰:「以齊王3>,由4>反手5>也。」 〔注解〕 (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相齊桓公。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 (2)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國夷維人。歷事靈公、莊公、景公,節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後人尊稱為「晏子」。...
作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為幕友。《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不要說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文明小史》第三○回:「什麼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門,無論大小,總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錢穀老夫子。」
超類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關聖帝君」。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6)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生卒年不詳。西涼太守馬騰之子。漢末為偏將軍,領騰部曲。進軍至潼關與曹操戰,敗奔漢中,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遂請降。將兵到城下,璋即稽首,累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漦鄉侯。卒謚威。 (7)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