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保護。如:「保佑」、「神佑」。《漢書.卷三九.蕭何傳》:「高祖為亭長,常佑之。」唐.白居易〈除裴垍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制〉:「咸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
為人作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紅樓夢》第九五回:「岫烟走到櫳翠菴,見了妙玉,不及閒話,便求妙玉乩。……妙玉嘆道:『何必為人作嫁!……』」
苦盡甘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難困苦的境遇已經結束,轉而逐步進入佳境。※#語或出《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 △「甘盡苦來」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左傳.成公十三年》) 故事春秋時代,秦、晉兩國是鄰居也是姻親。秦國一向對晉國有恩惠,秦穆公曾助晉圉(晉懷公)、晉重耳(晉文公)繼任晉國國君,穩定了晉國政局。在晉國發生饑荒時,秦國也大方的拿糧食去幫助晉國。不過,晉國卻沒有相對的回報秦國的恩德。當晉懷公即位後,就食言了要割五座城池給秦國當謝禮的承諾。秦國在糧食援助晉國的來年,秦國也發生了饑荒,但晉國卻殘忍的不予援救。因此,兩國關係也就越來越不好。後來秦國因偷襲鄭國失敗,在返國途中卻遭到晉國設計攻擊,幾近全軍覆沒。從此秦晉雙方交惡,長年處在戰爭狀態,自文公二年到宣公...
分崩離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肢體稍上提移。如:「欠身」。《紅樓夢》第九七回:「那黛玉卻又把身子欠起,紫鵑只得兩隻手來著他。」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隋唐演義》第八回:「叔寶如夢中驚覺,急去攙。那人老當益壯,翻身跳起道:『朋友,不要著忙,不曾跌壞我那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人代為做事。唐.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宋.黃庭堅〈即席〉詩:「不當愛一醉,倒倩路人。」
隔岸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身臨其境、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危濟困
雞皮鶴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周.庾信〈竹杖賦〉(據《全後周文.卷九.庾信》引)桓宣武平荊州,外白有稱楚丘先生來詣門下,桓公曰:「名父之子,流離江漢,孤之責矣。」及令引進,乃曰:「噫!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1>,迺2>是江漢英靈,荊衡杞梓3>,雖有聞于十室,幸無求于千里。寡人有銅環靈壽,銀角桃枝,開木瓜而未落,養蓮花而不萎;迎仙客于錦市,送遊龍于葛陂。先生將以養老,將以危。」 〔注解〕 (1) 蓬頭歷齒:形容頭髮散亂,牙齒稀疏。 (2) 迺:音ㄋㄞˇ,你。 (3) 荊衡杞梓:比喻傑出優秀的人才。杞,音ㄑ|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