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天、碧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雲漢。」《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言屣網之絆也!」
豔色耀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色豔麗,光彩耀眼。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莫非玉金勒,寶𩍐花韉,豔色耀目,香風襲人。」
奮不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奮不顧身」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據《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引)僕少負不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衛之中。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壹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1>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2>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3>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
羇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寄身外鄉作客。《楚辭.宋玉.九辯》:「廓落兮羇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也作「旅」。
2.寄居他鄉的旅客。《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也作「旅」。
命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令僕人駕車馬。《左傳.哀公十一年》:「退,命駕而行。」《晉書.卷九二.張翰傳》:「人生貴得適志,何能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李日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李日華(1565年-1635年),字實甫,江蘇吳縣人。明代戲曲、散曲作家。 簡介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時聰敏,其父「口授以《大學》,率能成誦」,萬曆已卯年(1579年)參加鄉試,為文放縱不,當時主考官郝敬賞識其才,錄取為第二十五名,稱:「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萬曆二十年(1592年)三甲二十二名進士,任九江推官、西華知縣。官至太僕少卿。歸隱後,以著述、鑒藏自娛。《明史·文苑傳》稱「恬澹和易,與物無忤。」 評價精鑒藏,世稱「博雅君子」。擅繪畫,繪《宿遷水溢圖》軸,又以《南西廂記》聞名,陸采說:「李...
奮不顧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奮不顧身」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據《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引)僕少負不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衛之中。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壹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1>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2>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3>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
驚蛇入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的蛇矯捷的竄入草叢中。多用以比喻草書筆勢矯健,豪放不。唐.韋續〈書訣墨藪〉:「作一點,如高峰墜石,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
付與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付之一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杜牧(西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唐朝京兆人。個性剛直,詩風豪邁不,文章深奧曲折,多切中經世之務,在晚唐詩人中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詩等。因生活在內憂外患的晚唐時期,心繫國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秦始皇時,認為咸陽城人口太多,秦宮太狹小,於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勞力和金錢,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建造了阿房宮,規模富麗堂皇,前所未有,是秦王朝最大的宮殿。而唐敬宗在繼位後,也廣造宮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寫了這一篇〈阿房宮賦〉,以秦朝的濫用民力、奢逸亡國為...
利鎖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絆而不得自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