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生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生入死」一語見於《老子》,《韓非子.解老》對此語的詮釋為:「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也就是說,人的生命始於生而終於死,「生」就叫作「出」,「死」就叫作「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出生入死」。老子在觀察自然與人事後,歸納出「道」是所有事物運行的規律,而這個「道」便是自然。自然是本性使然,效法自然規律,便可以保身、治國。所以,人類的最高修養,莫過於依道而動,反本歸真,一切的人為造作都是多餘的,對養身反而有害。所以他說:就人的生命來看,能長壽的十個裡有三個,短命的十個裡也有三個,本來可以長壽但卻自尋死路的,十個裡也有三個。為何如此呢?那是因為養之太過,對自己的供養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謊、欺騙。《韓非子.和氏》:「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痴》:「心竊怨古人之誑己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暴、勇猛。通「悍」。《韓非子.五蠹》:「無私劍之捍,從斬首為勇。」《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上谷至遼東……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栗之饒。」唐.司馬貞.索隱:「人雕捍,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遺失在路上,無人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韓非子.內儲說下》:「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資治通鑑.卷二.周紀二.顯王十四年》:「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也作「路不拾遺」、「路無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遮蔽、蒙蔽。《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韓非子.難四》:「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鼓槌。同「枹」。《韓非子.功名》:「至治之國,君若桴,臣若鼓。」《禮記.禮運》:「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以取火的器具。如:「木燧」。《韓非子.五蠹》:「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
同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一心思。指好惡觀念、意見相同。《韓非子.揚榷》:「參名異事,通一同情。」《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
信賞必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形容賞罰嚴明。《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信賞必罰,其足以戰。」《漢書.卷八.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因而遷居蘭陵。考烈王在位二十五年卒,春申君為李園所殺,荀子亦被廢棄。晚年著書講學,其弟子如李斯、韓非、毛亨、浮丘伯等,皆為名儒。約於西元前二三○年,荀子在蘭陵去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