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493 ms
共 8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室九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
(5) 號咷:放聲大哭。咷,音ㄊㄠˊ。
(6) 讎:音ㄔㄡˊ,通「仇」,怨恨。
(7)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邱,趙高偽造遺詔,賜死太子扶蘇,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後為子嬰所誅。
|
泰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廣陵思王劉荊,個性刻薄,常在暗中作亂。漢光武帝駕崩後,荊馬上偽造一封匿名信,要僕役冒充大鴻臚郭況的家奴,送到東海王劉強的住所。這封匿名書信中寫著:「東海王您母后被貶,自己又無罪被廢,如此屈辱,實在令人痛心。現在報仇時機已到,我勸您馬上發兵,合併二國的勢力,帶領百萬士兵,親為主帥,一路擊鼓向前。要像商湯、周武王那樣打敗暴君而取得天下,就像是用巨大的泰山來壓破渺小脆弱的雞蛋,用四匹馬去載鳥毛一樣地輕而易舉,穩操勝算。」東海王劉強看完信後十分震驚,馬上把那位家奴抓起來,連同匿名信一齊交給明帝。明帝發現此信是廣陵思王劉荊為陷害東海王所為,但念在與廣陵思王劉荊為同母兄弟的分上,暫時隱祕不加以追究。後...
|
老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惱羞成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惱羞成怒」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
|
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仇敵、敵人
|
風吹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藉著救援蔡國的名義,出兵攻打楚國,並在佔領楚國郢都之後,命令士兵挖出平王的屍骨鞭笞,報了父兄被殺之仇。在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中,描寫伍子胥逃亡時,平王的追兵在後緊追不捨,他躲躲藏藏,心中十分驚懼,一旦被平王抓到,肯定會難逃一死,所以只要有一點點不對勁的動靜,他就會立刻藏身起來,等到確定沒有追兵後才繼續逃亡。後來「風吹草動」這句成語也多用在於驚懼的狀況中。
|
因人成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地,再戰又被燒了夷陵,三戰更被辱及先人,這是百代以後都應該怨恨的事啊!現在我國與你聯合,正是替你報仇啊!」楚王終於為毛遂感動,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毛遂也簽了字,然後對其餘隨員說:「你們也在堂下簽字吧!你們只是庸碌的隨從,不過靠人成事罷了。」 應用「因人成事」這句成語源自上述故事毛遂最後說的話,凡是有人能力不好,又不盡力做事,處處只倚賴別人幫忙他完成,我們便說這個人只會「因人成事」,含有嘲諷鄙視的意思。(註1) 引用相關文獻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58。註2:成語故事集,張行編著,龍...
|
報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報仇。唐.徐彥伯〈比干墓〉詩:「鋒劍剿遺孼,報復一何迅。」《西遊記》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報復,何以為人?」
|
反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反咬一口。比喻謀害有恩於己的人,恩將仇報。《新唐書.卷一九三.忠義列傳下.蔡廷玉》:「一曰趙、魏反噬,公乃沸鼎魚耳。」
|
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恨、怒。如:「同仇敵愾」。《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元.王惲〈東征詩〉:「臣牢最愾敵,奮擊不留行。」
|
激濁揚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4.2 相反5 5.例句 1.出處 晉書武帝紀:「揚清激濁,舉善彈違。」 2.解釋 比喻除惡揚善。 3.故事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去讒遠佞、記惡如仇、伸張正義 相反 壬人當道、小人道長、浮雲蔽日 5.例句 倘若每個人都能秉持著激濁揚清的精神,則社會風氣將會更端莊樸實。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