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友善校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效的學習。 起源源自於校園中老師體罰學生的情形普遍,為了讓學生免除對於體罰的恐懼。進而由中學生權利促進會、永和社區大學、台活人權促進會、台活女性學學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勵馨基金會等等團體一同於2003年12月21日發起了「友善校園聯盟一一終結體罰運動」,期望讓台灣學生能免除被體罰的恐懼中。註1 友善校園聯盟進一步於2004年4月6日提蘇四項訴求一、每年4月10日...
|
踧踖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恭敬而內心局促不安。《野叟曝言》第三八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請診。」
|
資訊不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如舊車市場中,買主對舊汽車的性能好壞並不清楚,但賣主本身則是相當清楚;公司老闆對售貨員是否努力工作促銷公司產品並不頂清楚,但售貨員自己可是心知肚明;立法院對行政院各機關單位預算編列是否浮濫,可說祇能捕風捉影,但各機關本身應是清楚的很。資訊不對稱下的誘因理論大致內容是指,資訊較少的一方如何設計一套誘因制度克服資訊較少的劣勢,誘使資訊較多的一方透露出其所擁有的資訊,或誘使資訊較多的一方行為符合資訊較少一方的要求。 相關名詞 檸檬市場Lemon market:安可洛夫1970年發表在《經濟季刊(QJE)》的「檸檬市場(Th...
|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業倫理8 輔導的相關理論9 輔導互動模式 輔導的意義(一)廣義的輔導:就是教育的歷程,凡任何能影響或促進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者皆屬之。(二)輔導的涵義:一系列專業助人的活動、歷程。中外學者對輔導的定義,在說法上略有不同,但本質上是差不多的。綜合各家說法,定義如下:「輔導室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深入了解個體生理、心理、生長、發展、能力、興趣…等各方面情況與需要,運用專業知識、技能,輔以個別或團體的輔導方法,提供學業上、生活上、職業上各方面的協助,有系統、有組織、有計畫的引導個體,增進其自我深度了解和自我接納,且運用自己的思考及判斷...
|
全景敞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龐大、健康、受教育以及訓練有素),而不只源於國家軍事力量的轉變。亦即將整體人有事做國家資產的概念,促使國家開始致力於管理與教化人口,增強人口的資產價值,並考量人口的總體福利。
|
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是為執行特殊幼兒及其家庭的早期療育服務,而研擬的一份工作指導方案。它指出為促進特殊幼兒的發展、與強化家庭增進其子女發展的能力,所需要提供的服務。透過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這樣的機制,早期療育服務人員和特殊幼兒家庭的成員以團隊的方式共同努力,為了特殊幼兒家庭特別關切、優先的事項、與資源而量身安排的服務,去從事規劃、執行、與評鑑的工作。 內容說明依據美國的殘障者教育法(I...
|
共同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間,小組之空間安排方式以便於討論和取得資源、不干擾他組之討論及利於教師能到各組進行參與為原則。5.促進學生互賴,安排教材及學生角色以促進互賴關係。6.解釋學科作業,清楚指派作業,提供實例作解釋和說明,並了解學生理解之情形。7.建構積極之目標互賴,如要求一組完成一共同作品或一篇報告、文章等。小組獎勵系統之建立也是增加互賴之好方法。8.個人績效責任之達成。9.建構各小組間之合作關係。10.解釋表現標準。11.界定期許之行為表現。12.督導學生行為。1...
|
新移民子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民配偶是全球化趨勢下的產物,也反映出我國國內特殊社會結構的需求。由於跨國的文化、經濟活動日益頻繁,促進不同國籍人士的接觸機會,提高本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的意願。註1在談論『新移民子女』一詞之前,首先得先談論到『新移民』(或稱為『新住民』)的出現,『新移民』的出現大多是因為工作、婚姻或是求學等關係,而遷移到另一個地區居住。而『新移民子女』依內政部之定義為「子女出生時,其父或母一方為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另一方為非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而因婚姻關係而居住在台灣者,可稱之為『外籍配偶』。大家常誤以為『外籍配偶』一詞為...
|
提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旁促人注意或指點。《紅樓夢》第三六回:「鳳姐聽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
|
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能運用、解釋或賦予訊息某些意義。回饋 係對於最初的訊息之反映,如本書第一章中所界定的,運用回饋來促成對訊息的解釋。溝通的效果 為訊息交換過程的一般產出或結果,例如,新的知識、不同的態度、文化和滿足感等。(註2) 關鍵字中文:溝通英文:communication 參考書目註1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頁145-150。師大書苑。註2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頁207-208。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