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比物連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相類的事物聯繫一起互為比較聯想。《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陽傳》:「陽辭雖不遜,然其比物連類,有足悲者,亦可謂抗直不橈矣。」南朝梁.沈約〈奏彈御史孔橐題省壁悖慢事〉:「比物連類,非所宜稱。」也作「連類比物」。
剖心坼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忠誠不二。《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陽傳》:「兩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也作「剖心析肝」。
小試割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的官名,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中央機關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有此官。 (2) 典故或見於金.路鐸〈題公所藏淵明歸去來圖〉詩。 (3) 牙籤三萬軸:形容人讀書極多。牙籤,藏書者於書函上所綴的牙製籤牌,上標書名,以備檢取,此用以泛稱書籍。〔參考資料〕 金.路鐸〈題公所藏淵明歸去來圖〉詩(據《乾坤正氣集.卷五》引)牛刀小試義熙前,一日懷歸豈偶然?有意候君門外柳,無機還我酒中天。貞姿佳菊秋霜裡,真意南山夕鳥邊。善學展禽惟此老,萬人海裡小斜川。
說長說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南地北的閒談。《負曝閑談》第五回:「老夫子一路上又和他說長說短,不知不覺走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館。」
死有餘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死有餘辜」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五一.賈枚路傳.路溫舒》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者不可復屬。《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敺,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1>當之成,雖咎繇2>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3>。何則?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
峴山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湖北省襄陽縣南的峴山上,晉羊祜鎮守襄陽,常觴詠於此。嘗慨然太息,顧謂從事中郎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及祜卒,後人建碑立廟,歲時饗祭,望其碑者,莫不涕泣。見《晉書.卷三四.羊祜傳》。也稱為「墮淚碑」。
統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領軍隊。《三國演義》第一回:「劉焉令靖引玄德等三人,統兵五百,前去破敵。」《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寧王統兵破了南贛官軍。」
伏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隱而窮死。漢.陽〈獄中上書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誘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回面汙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於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搊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勇猛。《董西廂》卷二:「細端詳,見法聰生得搊搜相:刁厥精神,蹺蹊模樣。」宋元《戲文輯佚.陳巡檢梅嶺失妻》:「君今聞非別崇纏,左道術,名申公,屬坤兌,獮猴狀,搊搜臉。」也作「搊颼」、「搜」。
先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祖先的牌位。清.汪中〈先母孺人靈表〉:「世父將鬻其宅,先主無所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