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5.47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玄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 曆游五印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 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 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裡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喀什米爾的查漠),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
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現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中論》卷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1)謂自由舒適。《法集要頌經》卷二:「除冥超神仙,善獲得自在。」(2)自我決定主宰。《中論》卷四:「人在眾中愧於涎出,而涎強出,不得自在,當知無我。」《金七十論.卷上》:「譬如父存時,兒不得自在。」(3)印度稱創造宇宙的天神,在佛教為天神之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九:「若謂自在更待餘因方能生者,便非自在如餘因故。」
推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舉囑託。漢.徐幹《中論.卷下.譴交》:「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託恩好,不較輕重。」
一心三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之一。謂在修習襌觀時,能於一念心中對所襌觀的對象同時觀察它是假有、空無實性以及非空非假的性質。《摩訶止觀.卷五上》:「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行為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模式(behavioral model)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教育情境中論述處理實務,如未能提及行為模式的處理,則此治療策略就不夠周全,行為模式二個特點:1.處理關注的是行為本身,而非假設、潛在變因的探究,它和著重兒童本身內在因素探究之心理教育模式不同。2.環境中的每個人,皆是一個可處理的個案,此個案可觀察的外顯行為是教師判斷的依據。 內容說明(一)代幣增強代幣增強(token reinforcement)以提供次級增強物的方式(如點數)以使個體達到某些特定目標行為,次級增強物本身可交換...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陽舍人書》、《墨池記》、《救災議》、《越州趙公救災記》等篇,不但思想性較好,寫作技巧頗具特色,記事中論述事理,委婉而有情致;細密翔實而又條理井然。他的序文寫得特別多又好。姚鼎說:“目錄之序,子固獨優”。《戰國策目錄序》就是其代表作。歷代知名文人對曾鞏的文章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王安石說:“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漢星之鬥”;蘇軾說:“醉翁(歐陽修)門下土,雜邏難為賢,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朱熹稱道:“人之為言,必當如此”。  曾鞏的詩也寫得很好,特別是七言絕句,清新雅淡,不乏佳作。  曾鞏另一個重要成就就是整理古籍,編...
勃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旺盛的樣子。如:「野心勃勃」。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今胸中之氣,勃勃然復有仕進之路矣。」《中國歷代戲曲選.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你聽他們言辭慷慨,使人壯心勃勃,髮上指冠。」
長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內情、祕密。《西遊記》第三七回:「只恐他母子相見,閑中論出長短,怕走了消息。」
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佛教用語:(1)不落入苦行和縱欲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經》卷五六:「五比丘!捨此兩邊,有取中道。」(2)對現象的觀察不落入實有或虛無兩種思想的極端。《中論》卷四:「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