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94.1966 ms
共 8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麗島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美麗島事件(Kaohsiung Incident)是1979年12月10日黨外人士於高雄舉行世界人權大會紀念會,最後引發群眾與情治單位大規模的衝突。史稱美麗島事件或是高雄事件。由於當日活動未獲許可,主辦單位照常舉行紀念活動,情治單位則以鎮暴部隊加以封鎖,終於引發嚴重的衝突。然而,此一事件僅是導火線...
|
天安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六四事件。西元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大學生因對中共鄧小平政府不滿,借悼念胡耀邦所引發的學生示威運動,而導致中共軍隊進行武力鎮壓,血洗廣場,民眾、學生死傷慘重。也稱為「六四慘案」。
|
霧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治時期霧社泰雅族部落的抗日事件。日人治臺期間,實施「理蕃政策」,高壓歧視部落,部落族人怨憤至深。昭和五年(西元1930)因日警吉村在婚禮上羞辱頭目之子莫那魯道率領族眾,趁舉行運動會時襲殺日軍、警百餘人。日軍調兵圍剿,莫那魯道負險頑抗,但勢孤力窮而失敗自殺。事至十二月初結束,計五十多天。臺灣光復後,政府立碑供人追思憑弔。
|
事件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訊息處理論的認知心理學家,將個人的記憶系統分為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又分為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和敘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一九七二年加拿大心理學家涂爾文(Endel Tulving)更將敘述性記憶又分為事件記憶和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兩種。
事件記憶又名情節記憶、插曲式記憶或經歷性記憶,是指有關個人自身的知覺經驗。事件記憶的特徵是著重於時間(何時發生)與環境背景(地點、人物、情境)以及當時所知覺的一切事物、結合在一起,編碼下來永遠貯存在長期記憶裡。這種個人經歷事件情節之記憶,又稱為傳記或... |
二林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5人被判有罪,蔗農運動領袖李應章醫師被判刑8個月。這是日據時代台灣農民因陳情而首度遭受集體迫害的事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文化協會英文關鍵字: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出處李筱峰/著。台灣史100件大事(上),1999年,頁145~146。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二二八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派陳儀為臺灣行政長官進行接收與復員,由於施政問題引發民怨,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因緝煙意外事件,引發全島抗爭行動。這本只是要求懲凶的治安事件,未料卻演變為要求臺政改革的政治訴求,造成政府以軍力強勢鎮壓,導致數以萬計人民傷亡,留下了長期的社會傷痕。
|
珍珠港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襲美國軍事要地──珍珠港。美軍著名的亞利桑納號軍艦沉沒,港灣中軍事設施大半被破壞,損失慘重。此事件促使美國對日本宣戰。現美國於亞利桑納號沉船處建有白色紀念堂。
|
水俣病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害病的一種,源於食用被有機汞汙染的魚貝類,所引起的中樞視經系統病。主要症狀是視野狹窄、重聽、運動失調,精神障礙、知覺障礙等。依所發生地區而分為水俁病及新潟水俁病。水俁病俗稱第一水俁病或熊本水俁病。於1953年到1959年之間發生於日本九州的水俁產灣及鄰近沿海地區。直到1956年5月才提出有關此病的報告,並於同年11月經由熊本大學醫學研究班調查確認起因於水俁灣產的魚貝類引起的中毒症,至1968年9月正式由日本政府發布公報,認定由製告乙縮醛(acetal)工廠所排放廢沖的甲基汞汙染魚貝類,經人食用後而發生的中毒現象。1980年3月迄今,熊本縣水俁病患者人數已達1051人,另有297人已死亡,...
|
關鍵事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是一套用來直接觀察與蒐集人類行為的研究方法,藉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並且發展有關於人類心理層面之原則。關鍵事件法也是搜集具有意涵和標準的事件的程序。所謂事件(incident)是指任何可觀察且足以推論或預測其行為之人類活動。更具體的說,事件必須是符合研究目的並有明確結果或定義的情況下產生。關鍵事件法已應用於各種領域,其經常應用在專案計畫中早期工作發展階段和活動分析。而在健康醫療方面,關鍵事件法是用於對臨床工作人員及研究人員的指引評估,以協助他們理解扮演的角色,並協助他們解決實作問題。關鍵事件法也廣泛用來當作是組織發展的研究技術,以辨識組織的問題...
Flanagan, J. C. (1954). 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1, 327-58.Bitner, Mary Jo, Bernard H. Booms, and Lois A. Mohr (1994). Critical Service Encounters: The Employee’s Viewpoi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8(4), 95-106.
|
六四天安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89年4月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最初由大學生與民眾組織追悼胡氏的紀念活動。接著發展成為學生運動,要求中共肅清腐敗,加速民主化。最後擴大為全民民主運動。6月4日中共當局派出軍隊,鎮壓在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此次事件稱為「六四天安門事件」。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