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際人權公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國於西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大會通過的國際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當時聯合國會員國為當然締約國。
國際人權協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法中有關人權及基本自由方面的國際性條約。
經濟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法律上享有經濟權利,不受政府、團體或個人侵犯。其內容包含消費權、生產和就業權等。
國際人權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獲得普遍有效的人權保障,乃突破國界將原是國內法的人權問題,適用到國際間,遂產生國際人權組織,如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國際人權協會(ISHR)等。其中,又以國際特赦組織歷史最悠久與著名,以救援各國異議人士、維權人士、遭當局定義為非法宗教信仰者為主要任務,現擴及廢除死刑、保護難民、移民與尋求庇護者、阻止濫刑、濫殺與強迫失蹤、墮胎除罪化、阻止針對婦女及LGBT的暴力、提倡宗教間和睦、乃至經濟、社會與文化諸權利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因自然或人為環境(如法律規定)所產生的力量與利益。如:「人權」、「政權」、「投票權」、「土地所有權」。
參政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使政權之權及行使治權之權兩類。人民行使政權之作法又可分為選舉罷免權及創制複決權兩類,前者係為對政府人權或民意代表等人之控制權,而後者則是對政府決策及立法管制等事之控制權。而人民參與治權則是指一國國民符合法律所訂之一定資格,則可參與國家相關政務運作。(註1)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312-316。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參政權英文關鍵字: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ights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怨恨到極點。[例]對於共產制度的枉顧人權,大家都感到痛心疾首,憤恨不已。
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套社會或團體界定何謂理想原則的抽象標準,是社會成員信守並加以維護和實踐的原則。例如:自由、民主、人權、公義,由於高度抽象而廣被接受。二、規範(norm)規範(norm)在社會的定義中是「一組社會規則,以區分在特定情境中某種行為是否適當(appropriate)。」是在特定情境下該如何作為的特殊文化期待。常見的規範有:民俗、民德、禁忌(taboos)、法律、獎懲(sanction)。孫末楠(W. G. Sumner)提出規範、民俗、民德等概念,民俗(folkways)是符合某團體習慣的一般行為標準,例如具有文化特質的穿...
國際不打小孩日(430_Spank_Out_D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 Day),由美國終止體罰組織(EPOCH-USA)支援,藉由各種活動來向社會大眾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發展原本僅在美國境內推動的不打小孩日,漸漸在世界各地發酵,包括臺灣、香港、肯亞、喀麥隆、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都起而響應。有的國家這天叫No Hitting Day,有的國家則是No Smacking Day,香港又稱之為「無巴掌日」。我們臺灣則在2006年正式以「不打小孩日」來響應國際,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 相關資料臺灣反體罰運動早在1987年開始,對兒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