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四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話文的推動,使得自由主張、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逐漸影響了學生與一般市民。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從思想、政治、文化各領域激發新思維,尤其是觸動了青年的愛國救國熱忱,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的基礎。(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五四運動英文關鍵字:May Fourth Movement 參考資料註1:「巴黎和會」:在此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兩項提案:一、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二、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條約》,並收回山東權益;但提案被否決。註2:教育部,民國九十四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
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政黨或其他團體為說明對事件的主張、態度或立場所發表的言論或文件。[例]獨立宣言、人權宣言
共和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除了涉及職務行使的豁免外,依據法律仍須負有政治責任及法律責任。(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註2: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5%85%B1%E5%92%8C%E5%88%B6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共和制英文關鍵字: republicanism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籲和平,發表《上書蔣主席馬歇爾及各黨派》;7月,李公朴、聞一多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後,茅盾等致電國際人權保障會,揭露國民黨罪行;10月,沈鈞儒、茅盾等發表《我們要求政府切實保障言論自由》等文章。同年,翻譯的蘇聯小說集《人民是不朽的》、《團的兒子》、《蘇聯愛國戰爭短篇小說譯叢》出版。同年末,茅盾夫婦應蘇聯對外文化協會邀請,離上海赴蘇聯訪問。1947年1月起《遊蘇日記》陸續發表。4月,從蘇聯歸國到達上海。這次訪問,著有《蘇聯見聞錄》、《雜談蘇聯》兩部書。這時,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愈加殘酷地實行法西斯統治,茅盾被迫於1947...
娼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性交易為業的女子。即妓女。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他每有人愛為娼妓,有人愛作次妻。」《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儜看我們這樣打扮,並不是像那倚門賣笑的娼妓。」
囚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在監獄的人犯。如:「這些重刑犯的囚徒應特別注意看管。」
社會統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自我、人際與群己」、「科學、技術與社會」、「全球關連」、「生產、分配與消費」、「權力、規則與人權」、「意義與價值」等九項主題軸,發展出主題軸內涵。Branon 認為地圖能力可以測知學生對資訊編碼、解碼的能力,瞭解學生將符號資料轉換為概念資料的建構過程。(Daniel R. Abraham,1993:7) Piage強調知識的建構是兒童經由反應到活動(reactive to active)、經驗到邏輯、絕對到相對的過程。兒童學習知識途徑有二:一為複製型的知識,這是經由兒童的注意而獲得;另一種知識則是兒童透過改變物體...
著作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慧財產權。因此,著作自由保護之法益有賴國家的公權力之積極維護。(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註2: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8%91%97%E4%BD%9C%E8%87%AA%E7%94%B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著作自由
美麗島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美麗島事件(Kaohsiung Incident)是1979年12月10日黨外人士於高雄舉行世界人權大會紀念會,最後引發群眾與情治單位大規模的衝突。史稱美麗島事件或是高雄事件。由於當日活動未獲許可,主辦單位照常舉行紀念活動,情治單位則以鎮暴部隊加以封鎖,終於引發嚴重的衝突。然而,此一事件僅是導火線而已,事後被逮捕的名單中,包括與此事件無涉的魏延朝,甚至連當時人在國外的許信良也在起訴名單之內,可見執政的國民黨當局有意藉此事件打壓成長中的反對勢力。由於涉案人士被媒體記者塑造為暴徒,反對勢力在低沉的政治氣壓下也暫告潛沉。...
智慧財產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慧財產權的概念「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簡稱IPR,德文Geistiges Eigentum)。人類發揮自我的創意、想法,所衍生出來的產物,即為智慧財產。為了保障個人權益,法律賦予原創者擁有某些特權,任何人皆不得侵犯、拷貝及盜用。根據一九六七年七年七月十四日於斯德哥爾摩所簽訂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約」,智慧財產權之觀念包含下列各種權利:文學、藝術及科學上之發現演藝人員之表演、錄音與廣播人類之發明科學上之發現產業上之新型與新式樣製造業、商業以及服務業所使用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