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烏托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英人摩爾(Thomas More,西元1478~1535)所著,西元1516年出版,分上下兩卷。上卷暴露及指責英國當時政治之腐敗、社會之罪惡,下卷則描寫其理想的社會,為一假想的島國。其中政治、經濟、法律體制無不盡善盡美。
極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的端頭、頂點。[例]子午線是一條通過地球南北極端的假想線。
經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地球上通過南北兩極的經線及與赤道平行的緯線。[例]北迴歸線是地球上一條假想的緯線,位於北緯23.5度。
想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假想。對不在眼前的事物,利用過去的記憶或類似的經驗,構想具體的形象。如:「今日重回故里,人事景物和我想像中的幾乎完全一樣,沒有甚麼改變。」《宣和畫譜.卷一二.山水三.宋.黃齊》:「非陰非霽,如梅天霧曉,霏微晻靄之狀,殊有深思,使他人想像於微茫之間,若隱若顯,不能窮也。」
驚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天動地」原作「隱天動地」。漢朝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他的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司馬相如以〈子虛賦〉得到武帝的賞識。在見到武帝之後,他又寫了一篇〈天子游獵賦〉,也就是〈上林賦〉,獻給武帝,文中藉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個假想人物的對話,大肆鋪陳漢朝「上林苑」的壯麗,以及天子游獵的盛況,文章最後對天子貪戀游獵,荒廢政務,提出諷諫。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天子游獵賦〉,大意是說:秋冬交會時節,皇上乘坐華麗的車子,率領官員、隨從出外校獵。他命令隨身護衛他的侍衛擊鼓,讓獵人出擊,以江河作為圍擋野獸的柵欄,大山當作是瞭望樓,一時間車馬奔馳,像忽然響起的雷聲,聲音...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插典故。文體和語氣變化多,散文彈性當然越大, 發展的可能性也越大, 而不至於趨向僵化。在《我的四個假想敵》「靚仔」和「叻仔」是粵語,這讓讀者更真實的如臨其境,在其他作品之中,更不時會採用年輕人經常在同儕間,談話所用非正式,在語法上可能也不正確的字句,也是同樣的效果。而談到歐化句法,就不得不提及文壇上採用歐語書寫方式,曾經在文壇上掀起一股小小的浪潮,儘管至今許多的學者對這樣對中文來說拗口的造句方式並不鼓勵,許多教師也反對學生以此為學習榜樣,但是運用得宜者,卻不得不承認緊湊的有機組織和伸縮自如的節奏是值得傚法的技巧。 散...
虛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定、假想。如:「他虛擬了一個故事。」
上林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漢司馬相如撰。藉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個假想人物的對話,大肆鋪陳漢天子上林苑的壯麗,以及天子田獵的盛況,篇末對天子貪戀游獵,荒廢政務,提出諷諫。此賦與子虛賦保存於《史記》及《漢書》本傳中本為一篇;《文選》則將前半部題為「子虛賦」,後半部題為「上林賦」。
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假想、理論、虛幻、神話、虛偽、夢想
北回歸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上一條假想的緯線。約在北緯二十三度半,北半球夏至時,太陽直射此線。政府在該線經過的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及臺東縣長濱鄉設有「北回歸線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