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成、認為。如:「從小到大,他一直把我當最知心的朋友。」也作「當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旅居在外。如:「他常年客異鄉,每逢年節時,格外思念家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來到文階道中,與一夥客的人同落一個飯店,買酒飯吃。」
2.客人。如:「今年夏天,他來我家客,我們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暑假。」
敢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於承擔,不逃避責任。如:「事要敢敢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訂製作。如:「我為你訂了一套西裝。」
人處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待人及處理事情。如:「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明白人處事的道理。」
功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德是民間超度亡魂的宗教儀式。在臺灣民眾相信人死之後有靈魂的存在,因此在傳統的儒家喪葬禮俗舉行之外,多有請僧人、道士行宗教儀式的習慣。人們認為人在斷氣之前,搬舖於正廳,等斷氣之後就要入斂,然後入棺一段時間,即七七四十九天,每逢七就要請僧道講經禮懺。其中要召魂前來,到齋壇前聽經聞懺,因為經由僧、道啟請,仰仗慈悲的地藏王菩薩或太乙救苦天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使孤幽懺悔其生前所犯的罪、所結的冤,而解除的力量就來自諸神的赦免。所以逢七作功德,就是喪家(孝養)盡其心力,請求神的慈悲法力,解脫亡魂的痛苦。道教的經懺和齋儀,又特別根據個人有關三魂七魄的魂魄觀,祈請慈悲法力來「水火煉度」,使魂魄合一之後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工作勤奮勞苦。如:「我為了養家活口,每日早出晚歸,馬,從不敢休息。」
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些事情上借題發揮或橫生枝節,以擴大事態,達到目的。如:「秦檜在議和議題上大文章,爭取認同。」
朝裡無人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場中沒有親朋好友等人為靠山,就不要向那裡求發展。比喻職場上若沒有長官照顧,將很難有前途。例:厥這个位仔歸十年還無升,真係朝裡無人莫官。(他現在的職位了十年都沒有升,真是朝裡無人莫官。)
小題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的習慣用語。凡是考試題目從四書中出來的,稱為「小題」;從五經出來的,稱為「大題」。用五經文的文章章法來四書命題的題目,就稱為「小題大」。後用以比喻人將小事視為大事辦理,有故意誇張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錢,費了多少手腳,只騙得七千銀子,未免小題大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