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今受此窮途之苦,誰人曉得我是不遇時的公卿。此時若肯雪中送炭,真乃勝似錦上添花。」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古者聖王制為等列,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1>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2>戮辱。是以黥劓之罪3>不及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遠也。 〔注解〕 (1) 憚:音ㄉㄢˋ,怕、畏懼。 (2) 亡:音ㄨˊ,通「無」。 (3) 黥劓之罪:古代的刑罰。在臉上刺字塗墨或割去鼻子,作為犯罪的記號。黥,音ㄑ|ㄥˊ,在臉上刺字、塗墨。劓,音|ˋ,割去鼻子。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杜密》後密去官還家,每謁守令,多所陳託。同郡劉勝,亦自蜀郡告歸鄉里,閉門埽軌,無所干及。太守王昱謂密1>曰:「劉季陵2>清高士,公卿多舉之者。」密知昱激3>己,對曰:「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4>,自同寒蟬,此罪人也。今志義力行之賢而密達之,違道失節之士而密糾之,使明府賞刑得中,令問休揚,不亦萬分之一乎?」昱慚服,待之彌厚。 〔注解〕 (1) 密:杜密,字周甫,東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官至北海相,後去官還家。桓帝時拜尚書令,轉太僕,以黨事免。後復為太僕,坐黨事被責問,自殺。 (2) 劉季陵:即劉勝,東漢人,生卒年不詳。 (3) 激...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強國之策,終不見用。著有《東方朔》二十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陳設、放置。《說文解字.人部》:「供,設也。」《漢書.卷七一.疏廣傳》:「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兩,辭決而去。」《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桌上花瓶內供一枝碧桃花。」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披荊棘注音︰ㄆ| ㄐ|ㄥ ㄐ|ˊ漢語拼音︰pī jīng jí釋義︰猶「披荊斬棘」。見「披荊斬棘」條。 01.《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源) 02.《三國演義.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荊棘、歷艱難時相隨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足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渴望、懇求。如:「希求」、「希冀」。《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憲威權震朝庭,公卿希旨,奏憲位次太傅下,三公上。」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必有盛才重譽改革體裁者,實吾所希。」
按部就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巡查所轄的部屬,歸入所屬的班列。語本《文選.陸機.文賦》:「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後引申指作文章時,依照文義、安排章節,並將確切的詞句放在適當位置;亦可指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條理。《歧路燈》第九九回:「我一發勞動小相公大筆,寫個書名簽兒,按部就班,以便觀書者指名以求,售書者認簽而給。」《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圖利。」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獼猴。猴子學人戴上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脫粗鄙本性。也用以譏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能而竊據名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宜。《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