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私的。如:「公平」、「公正」、「公道」。
大眾的。如:「公物」、「公海」、「公筷母匙」、「公眾人物」、「公共安全」、「北大西洋公約」。
國家的、政府的。如:「公營」、「公家機關」、「公務人員」、「公費留學」。
明白的讓大眾知道。如:「公開」、「公告」、「公布」、「公諸於世」。
大眾的事務。如:「公事」、「辦公」、「公私分明」、「因公忘私」、「假公濟私」。
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位。
稱謂:A>祖父。如:「外公」。B>丈夫的父親。如:「公婆」。C>尊稱年老或有地位的人。如:「李公」、「趙公」。
屬雄性動物的。如:「公雞」、「公牛」。
公制度量衡的名稱。如:「公斤」、「公尺」、「公升」。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料〕 《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而今不欲窮理則已,若欲窮理,如何不在讀書講論?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終不成又學他,於章句外別撰一個物事,與他鬥。
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遇而安」原作「隨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時代,禪宗傳道重在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記載諸祖法語的燈錄大量刊行,參究公案的風氣愈來愈盛,禪風由此轉變,不立文字的參禪法變成不離文字,也就是所謂的「文字禪」。惠洪為北宋「文字禪」的主導者,他反對把禪與語言文字割裂開來,主張「借言以顯無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研究禪宗經典而習禪、教禪。《石門文字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其中〈舫齋記〉所記為李德孚之事。李德孚是位很有才華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任官職時,在官舍東邊建造了數間相連書房,由兩側看來彷彿是在船中,故名曰「舫齋」。有個客人參觀後說:「說你是個隱居之士,但卻又講究忠義,有...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佛教史上,禪宗是以不立文字為其宗旨,主張禪不可言說。但發展到後來,佛理不可言說又需言說,然而又不能落入世俗文字、語言的窠臼,於是在走到極端之後,又轉向於立文字述說,因此有文字禪的出現。文字禪中有所謂的「公案」,「公案」本指官府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借用它專指古代禪師的言行紀錄,其中蘊含著開導弟子覺悟的經驗。而「頌古」就是後來的僧人用韻文的形式,對「公案」進行贊譽性解釋的語錄體裁,是教禪學禪、啟悟心性的教學手段。它的特點是不點破,留下參悟的話題和機鋒,不直接把古聖的意旨敘述出來,而是運用生活化的比喻,繞路說禪。南宋時僧人法應收集「頌古」之作,編成《禪宗頌古聯珠集》,元代的普會接續法應的工作,編成...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期使提問的人不落於知見。(二)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傅欽之1>作中丞,言鄭仲馮。一日,貢父2>逢之,曰:「小姪何過,致起臺章3>?」欽之慚云:「也只三平二滿4>文字。」貢父熟視5>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注解〕 (1) 傅欽之:傅堯俞(西元1024∼1091),北宋鄆州人,字欽之,傅立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嘉祐末為監察...
水落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季水位下降,使石頭顯露出來。形容水枯季節的自然景色。※語或出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後用「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經過澄清而後真相大白。 △「水清石見」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貌醜耶?人面獸心,可惡耳。若某,則獸面人心,何害焉?”這個施公施不全,即清朝有名的清官施世綸,著名公案小說《施公案》的主角。面對上司嘲笑,施公義正詞嚴。料想“獸面人心”這四字,會使那位上司斂住笑容,肅然起敬。《巢林筆談》又記,明代貢生張和本已考上狀元,卻因眼醜被刷了下來,但他卻自信而幽默地說:“(我)所美而無醜者,惟此心耳。”施公和張和真可算是古人中的心靈美之倡言者了。 解釋 根據外貌來判別人的品質才能。 詞意 相似:表裡如一相反:量才錄用 ...
禍不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景德傳燈錄.卷一一.紫桐和尚》:「今日好個公案。老僧未得分文入手。曰:『賴遇某甲是僧。』師曰:『禍不單行。』」
燃眉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火燒眉毛般緊迫。形容事態嚴重,情況危急。《英烈傳》第五三回:「此時正是燃眉之急,豈不用他?」《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師父知道,我是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難怪我。」也作「燒眉之急」。
難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能責怪,含有諒解的意思。《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師父知道,我是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難怪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