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唯唯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八姦》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有八術:……二曰在旁。何謂在旁?曰: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1>,未使2>而諾諾3>,先意承旨4>,觀貌察色5>,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為人臣者,內事之以金玉玩好,外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謂在旁。……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姦,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注解〕 (1) 唯唯:音ㄨㄟˊ ㄨㄟˊ,恭敬應諾之詞。 (2) 使:命令、差遣。 (3) 諾諾:連聲答應之詞。表示順從而不違逆。 (4) 先意承旨:善於揣度心意,奉承他人。見「先意承志」。 (5) 觀貌察色:觀察表情、臉色,以...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宋國有個農夫,不知世間有溫室暖裘,想將曝日取暖的方法進獻國君,以得重賞。典出《列子.楊朱》。後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亦用為人對所獻東西或意見的自謙之詞。如:「我提出一點淺見,只是野人獻曝,權供大家參考罷了。」也作「野人獻日」。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騎白象,與左脅侍文殊騎獅子相對。 (6) 此旦:此時。 (7) 一佛二菩薩:佛教稱世界有穢土(凡人所居)和淨土(聖人所居佛國)之分,每個世界有一佛二菩薩負責教化。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不修,性德雖然有,但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性德顯現要靠修德。此處的一佛為釋迦牟尼佛,二菩薩為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 (8) 隨緣行行:因應著因緣現象行修行之事。 〔參考資料〕 ■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制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跡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無有遠邇,莫不齊同,況為車者,必合乎此,然後可以行乎方內而無不通;不合乎此,...
疊床架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斅1>,猶屋下架屋2>,床上施床3>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於傅婢寡妻耳。 〔注解〕 (1) 模斅:模擬仿效。斅,音ㄒ|ㄠˋ,效法、學習。 (2) 屋下架屋:比喻重複模仿,無所創新。見「屋下架屋」。 (3) 床上施床:比喻重複而無創見。見「床上安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拿取。《廣韻.平聲.蕭韻》:「撩,取物。」《北齊書.卷三二.陸法和傳》:「凡人取果,宜待熟時,不撩自落。」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論語解義.卷五》:「此一章書是言因材施教之意也。孔子曰凡人資質有高下,學問有淺深。教人者,當觀其力量如何,不可以概施也。」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康有為《大同書.戊部.去形界保獨立》:「又凡人之情,見異思遷,歷久生厭,惟新是圖,惟美是好。」
遇人不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淑」,不善、不好的意思。〈中谷有蓷〉共三章,是在寫婦人被丈夫拋棄的詩。內容大意是:生長在山谷中的益母草,因為乾旱而枯萎了。在荒年裡被丈夫拋棄的婦人長聲嘆氣,埋怨誤嫁了不好的丈夫。「遇人不淑」原意是遇到不好的人,但是在《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語意則指女子誤嫁不好的丈夫,在後來的文獻中也都指女子嫁錯丈夫,如: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凡人生為女子身,已大不幸,況又遇人不淑,至于銜恨以沒,其志亦可哀矣!」述說身為女子已是一種不幸,況且又嫁了個不好的丈夫。後來「遇人不淑」被用來指女子誤嫁了不好的丈夫。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修邊幅」。見「不修邊幅」條。 0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脩邊幅。」 02.《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下.溫庭筠》:「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塵雜,不脩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縞之徒,相與蒱飲,酣醉終日,由是累年不第。」 參考詞語︰不飾邊幅注音︰ㄅㄨˋ ㄕˋ ㄅ|ㄢ ㄈㄨˊ漢語拼音︰bù shì biān fú釋義︰猶「不修邊幅」。見「不修邊幅」條。 01.唐.權德輿〈送張校書歸湖南序〉:「逮今七年,方再會於鍾陵,交歡歡甚,言理理詣,其容溫然,而不飾邊幅。」 參考詞語︰邊幅不修注音︰...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周三代之王。 (14) 以施四事:而推行禹、湯、文、武的德政。〔參考資料〕 ■《管子.禁藏》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