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344 ms
共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梵語pātra音譯的省稱。出家人盛飯食的器具。《晉書.卷九五.藝術列傳.佛圖澄》:「澄即取缽盛水,燒香咒之。」
|
體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分、體統。《水滸傳》第四回:「智深好生無禮,全沒些個出家人體面。」《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田氏怒中之言,不顧體面,向莊生面上一啐。」
|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作 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而以乞食為生的人。在中國則專指佛教的出家人。
(2) 道士:指信奉道教的人。 2、「九流」:《漢書.卷一○○.敘傳下》虙羲畫卦,書契後作,虞、夏、商、周,孔纂其業,篹《書》刪《詩》,綴《禮》正《樂》,彖系大《易》,因史立法。六學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1>人是滅,漢2>修其缺,劉向3>司籍,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序洪烈。述〈藝文志〉第十。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時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不仁,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
|
祕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密而不讓人知道的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這些出家人畢竟心性古怪,此房有何祕密。」
|
涅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涅槃並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餘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餘依涅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涅槃之時,同於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
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是為執行特殊幼兒及其家庭的早期療育服務,而研擬的一份工作指導方案。它指出為促進特殊幼兒的發展、與強化家庭增進其子女發展的能力,所需要提供的服務。透過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這樣的機制,早期療育服務人員和特殊幼兒家庭的成員以團隊的方式共同努力,為了特殊幼兒家庭特別關切、優先的事項、與資源而量身安排的服務,去從事規劃、執行、與評鑑的工作。 內容說明依據美國的殘障者教育法(IDEA),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FSP)中須包含以下的內容(TheERIC...
|
計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禮節、禁忌。《西遊記》第一三回:「你們出家人,偏有許多計較,吃飯便也念誦念誦。」
|
降龍伏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極大的本領,能克服重大困難或惡勢力。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出家人長生不老,煉藥修真,降龍伏虎,到大來悠哉也呵。」《西遊記》第八○回:「你莫是魍魎、妖邪?我不是尋常之人。我是大唐來的,我手下有降龍伏虎的徒弟!」也作「伏虎降龍」。
|
袈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kāṣāya的音譯。意為赤褐色。「袈裟」為一長方形的布塊,出家人以此布塊裹身,此即佛教僧侶的法衣。佛教戒律規定,出家人所穿的袈裟係撿拾布片連綴而成,不可純白,須染色。因形式宛如水稻田的界畫,也稱為「水田衣」、「福田衣」、「蓮華衣」、「無垢衣」。
|
自作自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做的事情,由自己來承擔後果。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中即見此語。目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經裡曾記載他入地獄營救母親的故事。目連的母親生前家境富裕,每天殺豬宰羊,餐餐豐盛,又從不行善,對待出家人的態度惡劣。但是目連卻是個相當有愛心的人,常救困濟貧,行善布施。有一天,他要遠行去作生意,臨行前勸告母親要多做好事。但目連一出門,她就恢復原樣,依然故我。幾天後,聽說目連要回來,才趕緊擺出供桌做樣子。目連回來後,聽到街坊鄰居講述母親的惡狀,便向母親問個明白。母親一聽非常生氣的說:「我是你母親,你居然不相信我,反而聽信別人的閒言閒語。我現在發誓,如果我沒有行善的話...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