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市苓雅區的關帝廟、鼓山區的文武聖殿最為著名。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台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就是關聖帝君出巡顯聖祈求平安演變成的民間習俗。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是「對民有恩的主神」,另說是「救世主」的意思。台灣所謂的「恩主」共有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岳飛。而關羽為「五恩主」之首,所以台灣一般民眾亦稱關羽為恩主公,也因此順勢稱關帝廟為「恩主公廟」。新北市三峽區就有間醫院取名為「恩主公醫院」。每年農曆六月廿四關聖帝君聖誕,以大溪最為熱鬧,俗稱「大溪大拜拜」,上百尊大仙尪、最多的雙龍、童仔。目前有三十幾個社團在當天都...
迴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有所顧忌而避開、躲避。[例]古時皇帝出巡時威儀十足,路人皆須遠走迴避。
繞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定的區域繞轉行動。如:「每逢媽祖聖誕,天上聖母的神轎照例都會繞境出巡。」明.姚旅《露書.卷八.風篇上》:「蜀中產白蠟,但有祈年神旦,即作蠟燭一對,對可百斤。每燭迎以綵架,繞境誇耀於人。」明.李培〈上虞縣新刱文昌閣募緣疏〉:「且繞境叢祠,香火氤氲不斷,獨文昌缺祀。」也作「遶境」。
跟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從在後頭。如:「我跟隨總經理出國考察,要下星期才回國。」《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鳳儔》:「等待明天,便喚家童小乙來,跟隨尤大舍往山上去說親。」《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此時公子虞感祁已經十八歲了,跟隨母親一同到南京。」
2.跟班,隨行的僕人。《金瓶梅》第九○回:「起解行三坐五,坐著大轎子,許多跟隨,又且是出落的比舊時長大了好些。」《綠野仙蹤》第五回:「直到一月後,防範漸次鬆些,每有不得已事出門,車前馬後,大小家人也少不了十數個跟隨。」
前呼後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尊貴者出行時,隨從眾多,聲勢浩大的排場。如:「古時大官出巡,出動大批人馬,前呼後應的,好不威風。」
駐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出巡時,沿途停留暫住。《北史.卷一○.周宣帝本紀》:「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又聞得康王即位,已在杭州駐蹕,改名臨安。」
劉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生平此外,民間亦有多部與劉伯溫有關的小說。當中,有說他經常微服出巡,體察民情。亦有說他很會占卜,並著有《燒餅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後所發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後數百年的事。不過,由於劉伯溫早在洪武八年就已離世,使這些故事和預言的真確性存疑。其中的郁離子,郁,有文採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劉寫作《郁離子》的時候,是在他47—50歲,一生中最鼎盛之際,此前的半生他鬱鬱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負,後來被奪去...
無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翼而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翼而飛」原作「無翼而飛」。據《管子.戒》記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東海邊出遊,再轉往南邊。消息傳出後,有人便說:「桓公這次出遊,有如古代賢王出巡。」桓公聽了十分不解,便請教大臣管仲這話是什麼意思。管仲說:「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視察農事是否順利,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而不是為了遊玩。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必定會引起民怨,導致滅亡。」桓公聽了一直點頭稱是。管仲又勸諫桓公說,他貴為君王,所說的話傳播速度很快,即使沒有翅膀也會一下子飛到千里之外,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後來「不翼而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消息、言論等...
護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保護皇帝,後亦泛指保護特定對象。[例]從前皇帝出巡時,身旁總要有大批侍衛護駕。
妄尊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1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