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蘭容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澱區上庄皂甲屯。  納蘭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 "清詞三大家"。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后誥贈一品夫人,成婚...
妄稱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11...
江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21)字文宜,明宣府人(今河北省宣化縣)。善騎射,狡黠強狠,長於逢迎,為武宗幸臣。曾引皇帝微服出巡,擄掠婦女及奇珍異寶。跋扈專橫,多次誣陷他臣下獄處死,權勢莫比。武宗死後,皇太后下令殺之,並滅其家。
宸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出巡。唐.宋之問〈奉和幸大薦福寺〉詩:「香剎中天起,宸遊滿路輝。」唐.王維〈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詩:「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開門納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姦宄6>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乃改易權服,扶令上馬,使出巡軍7>。 〔注解〕 (1) 策薨:策,指孫策(西元175∼200),字伯符,吳郡富春人。三國時吳主孫權之兄。父堅戰死,策整軍渡江,所向皆破,遂定江東之地,後中箭傷重而卒。權稱帝後,追諡長沙桓王。薨,音ㄏㄨㄥ,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稱為「薨」。 (2)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3) 長史: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
頭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官吏出巡時,走在前面預為安排食宿、交通工具等的僕從。《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老尚書甚是感激,今日見了頭行,親身在渡口驛迎接,見了蘇公父子,滿口稱謝,設席款待。」
攔前斷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宋代皇帝御駕出巡時,攔前斷後的使者。見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一.四孟駕出》。後形容人言語果斷明白,詳細周備。如:「這人說話攔前斷後,讓你沒有轉圜餘地。」
臥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袁安在大雪時僵臥家中,為洛陽縣令出巡時所發現,問曰:「人皆出外行乞,你為何不出?」袁安回答:「大雪之間,人人皆餓,不宜求人。」縣令遂因其賢而舉為孝廉的故事。見《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唐.李賢.注。後用以比喻安貧廉節的操守。唐.皇甫曾〈酬鄭侍御秋夜見寄〉詩:「袁公方臥雪,尺素及柴荊。」
頭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官員出巡時前導的儀仗隊。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走去衙門自告咱,問官人借對頭踏亂交加。」《西遊記》第一二回:「行勾多時,來到東華門前,正撞著宰相蕭瑀散朝而回,眾頭踏喝開街道。」也作「頭搭」、「頭答」、「頭達」。
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帝王出巡,在所住的帳幕前樹立旗幟為門,稱為「旌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旌門。」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旌門洞立,延帷接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