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匕首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泰國南部的匕首舞,採用假決鬥形式,表演者使用馬來人的克里斯彎刀(Kris,傳統雙鋒鋼彎刀,約八吋長,有象牙、木頭或獸角的手柄),可選擇以單手使用單刀,或是雙手各執一把克里斯彎刀。在比賽泰國拳的時候,他們先行暖身舞,並向指導者行禮,舞蹈動作傾向於峇厘風格,而且模擬真實戰鬥,至於速度的快或慢,則取決於決鬥的進展;除了使用匕首外,表演者可隨自己的意願加進手臂和雙腿動作。伴奏樂器為印度笛、兩個印度鼓和一個鑼。這種戰鬥舞只表演於特殊場合,像皇室下令演出或有政要蒞訪時。
《The Regional Folk Dance of Thailand》1962.
|
迎刃而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聊齋志異.卷二.陸判》:「陸以頭授朱抱之,自於靴中出白刃如匕首,按夫人項,著力如切腐狀,迎刃而解,首落枕畔。」
|
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惑、不明白。《說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經.繫辭下》:「中心疑者,其辭枝。」
|
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露、顯出。同「現」。如:「情見乎辭」。《戰國策.燕策三》:「圖窮而匕首見。」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的地方,地在今山東省境內。
(3) 劌:曹劌,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事莊公。齊魯會於柯,曹劌曾以匕首劫齊桓公,迫使歸還其戰時所失各地,因而立下大功。《史記》作「曹沬(ㄇㄟˋ)」。劌,音ㄍㄨㄟˋ。
(4) 馳:驅車追擊齊師,乘勝追擊之意。
(5) 轍:音ㄔㄜˋ,車輪駛過的痕跡。
(6) 克:戰勝。
(7) 故:緣由、原因。
(8) 靡:音ㄇ|ˇ,倒。此處「旗靡」引申為兵敗潰散的意思。
|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部件),讀音有別(但聲、韻、調通常有點關係),而字義相通。例如,在某方言區,語素或詞語〈老〉讀與/匕/近,為了示音,便加上聲化的聲符「匕」,寫作「老」。這個語素或詞語在另一方言區顯然不會再念作/老/,姑且假設讀與/丂/近,為了示音,便換上聲化的聲符「丂」,變成「考」了。「老」與「考」讀音相近,是建類一首,「老」與「考」意義相通,是同意相受。事實上,自明趙宦光至清曹仁虎、王鳴盛、葉德輝、饒炯、劉大白等著以「聲近」為轉注之一大特徵。轉注一般為形聲字,...
|
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化子」條。
1.改變。如:「千變萬化」、「潛移默化」。《易經.恆卦.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淮南子.氾論》:「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2.天地生成萬物。如:「造化」、「化育」。
3.轉移民俗使歸淳厚。《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
4.死。如:「物化」、「羽化」。《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惟君平昔,聰明絕人,今雖化去,夫豈無物!」
5.物體消融、改變形性。如:「溶化」、「消化」。《韓非子.五蠹》:「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
6.燒毀。如:「火化」、「焚化」。《西遊記》第一三回:「獻過了種種香火,化了眾神紙馬,燒了薦亡文疏,佛事已畢,又各安寢。」
7.求乞、乞討。如:「化緣」、「募化」。《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錢的。」
8.置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轉變成某種狀態或性質。如:「美化」、「綠化」、「惡化」、「電氣化」、「科學化」、「現代化」。
1.教化。《文選.李密.陳情表》:「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唐.柳宗元〈封建論〉:「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2.化學的簡稱。如:「理化」、「化工」。
|
大刀闊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所以可以引申為果斷有魄力。在《醒世姻緣》第六二回:「高相公從廊下取出鹿脯(音ㄈㄨˇ,乾肉),攜了匕首,席上大刀闊斧,將鹿脯披切開來,與烏大王隨切隨吃。」這裡是用了「砍斷有力」的本義。另外如《孽海花》第五回說:「莊壽香大刀闊斧,氣象萬千,將來可以獨當一面。」這裡用的就是果斷有魄力的引申義了。
|
威風凜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只見床底下忽地鑽出一個大漢,渾身結束,手持匕首,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嚇得李勉主僕魂不附體,一齊跪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