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8 ms
共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記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記所讀的書而背誦之。《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自唐以來,所謂明經,不過帖書、墨義,觀其記誦而已,故賤其科,而不通者其罰特重。」《三國演義》第四○回:「粲博聞強記,人皆不及:嘗觀道旁碑文一過,便能記誦。」
|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思想3 著作4 評論 生平 張孝祥(1132~1169) 南宋詞人。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曆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父祁,曾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張孝祥自幼聰明好學,博聞強記。紹興二十四年(1154)參加廷試。與秦檜之孫秦塤同場。主考官魏師遜及湯思退等為逢迎秦檜而定秦塤為第一,張孝祥第二。高宗讀策後,認為他"議論雅正,詞翰爽美",親擢為進士第一。因此秦檜對張孝祥極為不滿。及第後,又上疏為嶽飛辯冤,更為秦檜所忌恨。秦檜使人誣陷其父與張浚、胡寅等人謀反,於是張祁、胡寅等皆被下獄,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後才獲...
|
錢鍾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夏承燾在《天風閣學詞日記》中說過,「閱錢鍾書《談藝錄》,博聞強記,殊堪愛佩。但疑其書乃積卡片而成,取證稠疊,無優遊不迫之致。近人著書每多此病」編輯109702120
|
戴叔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戴叔倫 (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 金壇城西南窯村(今屬江蘇)人,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 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的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家計窘迫,於是他開始探尋仕途。大曆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 大曆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運...
|
音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注音、解義。《北史.卷四二.列傳.劉芳》:「博聞強記,兼覽蒼雅,尤長音訓,辯析無疑。」《舊唐書.卷一八九.儒學列傳上.曹憲》:「太宗又嘗讀書有難字,字書所闕者,錄以問憲,憲皆為之音訓及引證明白,太宗甚奇之。」
|
不達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時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載,東漢的張霸是一個很有才學的文人,他七歲時就能通曉《春秋》,博聞強記,學問過人,又能孝順父母,待人謙和,在當時的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因此張霸被舉為孝廉,屢獲升遷,最後成為侍中。當時政權落入外戚鄧氏手中,虎賁中郎鄧騭(ㄓˋ)是鄧皇后的哥哥,地位顯赫,有權有勢,是眾人巴結討好的對象。鄧騭聽說了張霸的良好聲名,便想要與他結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張霸對鄧騭沒有好感,總是設法避開鄧騭,對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張霸不知變通,以致失去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後來「不識時務」被用來比喻不知利用時運以求通達;也...
|
博聞強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和王制,君子賤之。」 2.語譯志: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也寫作「博聞強識」。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見多識廣、強記洽聞、博學多記。 相反詞孤陋寡聞、粗通文墨、胸無點墨。 5.例句他除了是個博聞強志的學者外,又具備過人的精力,才能擔任如此繁重的工作。
|
不識時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時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載,東漢的張霸是一個很有才學的文人,他七歲時就能通曉《春秋》,博聞強記,學問過人,又能孝順父母,待人謙和,在當時的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因此張霸被舉為孝廉,屢獲升遷,最後成為侍中。當時政權落入外戚鄧氏手中,虎賁中郎鄧騭(ㄓˋ)是鄧皇后的哥哥,地位顯赫,有權有勢,是眾人巴結討好的對象。鄧騭聽說了張霸的良好聲名,便想要與他結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張霸對鄧騭沒有好感,總是設法避開鄧騭,對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張霸不知變通,以致失去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後來「不識時務」被用來比喻不知利用時運以求通達;也...
|
多聞強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好。《五燈會元.卷一○.九曲慶祥禪師》:「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餘杭人也。辯才冠眾,多聞強記。」也作「博聞強識」。
|
強記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多才豐藝,強記洽聞。」也作「博聞強識」。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