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刻就。《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蕭雲仙見無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砍伐林竹,編成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小二回去,當下湊了三百兩銀子,到鄒老人家交付得當,隨催他起程。」《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也聽出這兩人說的話不過如此,隨立起身來,領了徒弟、兒子,一同下樓。」
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便疏之。」《儒林外史》第三回:「出了場,便回家。」
2.縱然。如:「便有九分天才,仍須後天努力,否則仍易失敗。」也作「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可以。如:「這臺全自動洗衣機,只要按下開關可將衣物全部洗淨並脫水。」
一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打拍子就合乎曲子的節奏。比喻同類型的人或事物極易湊合在一起。《歧路燈》第一八回:「君子之交,定而後求;小人之交,一拍合。」
可望而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能遠望卻不能接近。如:「這種上千萬的房子,對我們市井小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當時的興致所生。如:「這首詩是興之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在眼前,將發生,表示時間的迫近。《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們分袂在,正要與軼公暢談,領教一切機宜,以免臨時竭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此。《莊子.庚桑楚》:「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是者,天鈞敗之。」
2.就是。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六:「僕是鬼,何以云無?」
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中國佛教如來藏系的思想。謂清淨的本心與輪迴世界的關係,既不是等同,也不是兩種各別的個體。《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不不離,無縛無脫。」後多比喻對人的態度,既不親近,也不疏遠。如:「她不不離的態度,讓他苦惱萬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