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做某種動作,可廣泛取代被省略的動詞。如:「亂來」、「來根菸!」、「這簡單,讓我來。」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這是一個和非常簡單的測驗,與其他分測驗呈現低相關。此測驗為一個選擇性測驗,可以用其他的操作測驗取代。5. 數字符號編碼:是一個編碼代換測驗,主試者給受試者一組配對九個符號與數字的編碼表,然後再給受試者133個數字,請受試者根據編碼表把每個數字轉換成適當的福。此測驗為記時測驗,在十分鐘內完成的符號數量代表受試者所得分數。6. 符號搜尋:受試者搜尋一連串成對的符號,一個是目標組,一個是搜尋組。受試者在搜尋組中指出目標符號,速度越快越好。7. 矩陣推理:受試者需要找出26張卡片的圖形刺激中,依序出現的型態或關係。(註2)...
創制與複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制與複決權目錄1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2 公民投票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創制與複決權兩者作為人民「直接立法」之方式,創制權屬於「積極的直接立法權」,由人民取代議會制性法規,直接透過投票之方式創設中央或地方的法規,而依據人民所提之法規內容,可劃分為「原則創制」、「草案創制」兩者,而大多數國家則傾向依原則創制。複決權則屬於「消極的直接立法」,當人民反對由立法機關或制憲機關所通過之法律案時,則以投票方式決定該法案是否作為法律或憲法,而複決權亦可簡單劃分為「任擇複決」與「強制複決」等兩類,任擇複決係指公民或相...
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是最原初的初級團體,父母子女或夫妻之間的感情聯繫是親密而深切的,互動亦是真誠而頻繁的,彼此之間無可取代。 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s)(1)通常是規模較大的組織(2)人們間接觸時間較短(3)互動關係不親密,彼此關係淡薄,保持距離(4)只保留表面上的關係(5)團體成員間的關係是來自工作上的正式關係互動,比較少情緒投入隨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活動自家庭一道工廠的組織時,現代組織的生活經驗趨於普遍,人與人的關係越趨片面、形式化,於是次級團體就成為現代工業大型正式組織普遍的團體關係模式。註2 參考書目註1:C...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李邕〈銅雀妓〉詩:「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意思是:為什麼歷來歌頌高士許由、伯夷的文章數量這麼稀少?詩中「寥寥」是稀少之意,而「寥寥無幾」的意思則是指數量稀少。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中探討古詩體演變時寫,漢代流行的七言歌行到了東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漸漸被五言詩所取代,數量稀少,只剩以〈白紵歌〉、〈行路難〉為名的詩歌較常出現在文士的集子裡,但是篇幅都不長。後來「寥寥無幾」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數量極少。
故態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劍,磨去鐵鏽,讓寶劍恢復原來的面貌。劉禹錫又把人世的順逆際遇都當成自己的砥石,勉勵自己要克服困境,磨去自身的缺點,成為賢能的人。後來「故態復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老毛病又犯了。出現「故...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據《全宋詞.辛棄疾》引)老去渾身無著處,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1>百年心,更歡須歎息2>,無病也呻吟。試向浮瓜沈李處,清風散髮披襟。莫嫌淺後更頻斟,要他詩句好,須是酒杯深。 〔注解〕 (1) 光景:比喻時光、歲月。 (2) 更歡須歎息:用歎息取代了歡樂。更,音ㄍㄥ ,替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化學上稱含有羥基(OH)的有機化合物為「醇類」。即烴分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後的衍生物。醇類一般呈中性,低級醇易溶於水,多元醇帶甜味。常用於有機合成中,亦可作溶劑、清潔劑、飲料、燃料等多用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朝代名:(1)參見「漢朝」條。(2)三國之一。參見「蜀漢」條。(3)晉時十六國之一。參見「前趙」條。(4)晉時十六國之一。參見「成漢」條。(5)五代時十國之一。參見「南漢」條。(6)五代之一。參見「後漢」(2)條。(7)五代時十國之一。參見「北漢」條。(8)(西元1360~1363)元末陳友諒所建。順帝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取代紅巾領袖徐壽輝而稱帝。建都江州,國號漢。最後被朱元璋所滅。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