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7.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等候、等待。明.徐渭《雌木蘭》第二齣:「念其勞役多年,令馳還鄉,休息三月,仍聽取用。」
左右逢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兩邊都能夠得到水源。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語本《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後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滑。清.朱彞尊〈合刻集韻類篇序〉:「紐分畛域,注相引證,庶乎取諸左右逢源矣夫。」也作「左右逢原」。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時間,讓他有一展抱負的機會,但最後為何又走上絕路呢?揚雄在句子裡用太陽西沉來比喻生命即將到盡頭,後來「日薄西山」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人已近老,生命將盡;或事物接近衰亡。
相敬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了鯀,但卻舉拔賢人而重用了禹;管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要取用其長處就可以了。」因此,晉文公放棄了成見,任命冀缺為下軍大夫。後來「相敬如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相待如賓」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取用。《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唐.孔穎達.正義:「以萬象之物皆資取乾元而各得始生。」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思是說:我早就藏了好酒,好讓你隨時取用。後來「不時之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隨時的需用。另一位宋代文人王質的〈論吏民劄子〉:「監司不卹郡縣,故嘗有不時之需,稍緩則符檄紛紛,逼切則急于星火。」其中「監司」為宋代職官名,負責監察地方屬吏。這整句話的意思是:監司不知體恤地方,會隨時提出需求,並強迫地方配合,地方若不能及時因應,就會遭到糾舉彈劾。「不時之需」在此則指隨時提出讓人無法預料的需求。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源豐富,取用不完。《歧路燈》第七五回:「況這些物件,在貧道乃是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的,何足介懷。」也作「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毫無取注音︰ㄑ|ㄡ ㄏㄠˊ ㄨˊ ㄑㄩˇ漢語拼音︰qiū háo wú qǔ釋義︰一點東西都不敢取用。見「秋毫無犯」條。 01.《漢書.卷一上.高帝紀》:「吾入關,秋毫無所敢取。」
結構緊張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述2 壹、 順從型3 貳、 創新型4 參、 儀式型5 肆、 退縮型6 伍、叛逆型7 關鍵字8 參考文獻 概述功能論學者Robert.K Merton取用源自Durkheim的迷亂(anomie)的概念,所發展出來用以分析社會中的偏差行為的五種型態;其理論強調,若社會同時強調追求文化上合法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合理手段,則個人得以順遂追求文化目標的達成;但若文化目標存在,但合法合理的手段並非人人皆有機會接觸時,個人便會感受到壓力,偏差極有可能產生。如:偷竊以求財富。(註一) 壹、 順從型是該理論中最不受Merton...
奉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於路邊擺著茶壺、茶桶,讓路人自行取用的敬茶方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