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叫喊。[例]那支遊行隊伍高聲吶喊著他們的行進口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聲吶喊。[例]呼嘯、呼口號、大聲疾呼
尊王攘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尊王2 攘夷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尊王春秋末年,尊尊的觀念不再為人們所信守,親親精神亦漸告式微,避難東來的周平王儘管仍是名義上的共主,卻已無法統有天下。諸侯中實力最強者起而代之,擔負安定局面、維時秩序的任務。他們打出「尊王」的口號,以尊崇周天子為名,號召各國出席會盟。主持會盟的「霸主」儼然以封建制度的擁護者自居,盟誓之中也有「不可改換嫡子」、「不可以妾為妻」等等合於封建觀念的宣言。但是,霸主對於參與會盟的小國,需索貢獻,徵調力役,目的無非加緊控制,以增強本身實力,顯然遠離封建精神。霸主以及一些強大的諸侯日益擴張...
僕人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務,亦符合僕人領導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僕人領導說來簡單,實踐不易,除非領導者願意改變其心態,否則將流於口號。因為一位領導者願意放下身段,秉持服事他人作為,具有犧牲奉獻精神,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意志,而其所散發出的領導風範,將帶給組織一番新氣象。「服務」是人的天性,僕人領導只不過將人的本性開展出來。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僕人領導英文關鍵字:servant leadership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40 -141,臺北市: 高等教育。
口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中念出而不用筆墨起草的詩文,稱為「口占」。《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博口占檄文。」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口占一絕,為君送行。」也稱為「口號」。
李自成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之間就頗有聲望,也了解農民的苦楚,因而勸李自成提出「五年不徵」(五年不徵租稅)、「貧富均田」之類的口號;李自成的軍隊也逐漸組織化,又有紀律。李自成的口號和軍隊紀律,甚受連年未增稅所苦的農民(包括地主在內)歡迎,因此,部分地主階級和知識階級的人也參加了李自成集團。李自成聲勢大增,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進而大破明軍,進入陝西,統一了陝西到寧夏、甘肅一帶地區。翌年,以西安為都,見國號為「大順」;而後率軍殺入北京。崇禎十七年(164...
致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集會時,發表祝頌、歡迎、勉勵或答謝等的言辭。如:「主席致辭」、「來賓致辭」。《宋史.卷一四二.樂志十七》:「樂工致辭,繼以詩一章,謂之『口號』,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也作「致詞」。
入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屍體放進棺中。《儒林外史》第六回:「合家大口號哭起來,準備入殮,將靈柩停在第三層中堂內。」《紅樓夢》第六三回:「目今天氣炎熱,實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
公民不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拒絕服從,即使喪失生命也要加以捍衛,但不能進行報復。6. 抗議公民絕不侮辱對方,只配合運動訴求的口號予以呼喊。7. 抗議公民不向國旗敬禮,面對官員,也不能對其侮辱。8. 在抗爭期間,如果有人侮辱官員,或對其實施攻擊,抗議公民將保護該官員,即使有生命危險,也要使其免受攻擊。(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公民不服從英文關鍵字:Civil disobedience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50註2:易珊如。論公民不服從在代議民主下的合理性;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央大學。 P.41~P.44相關教...
團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的樣子。《金瓶梅》第二四回:「一輪團圓皎月,從東而出。」《紅樓夢》第一回:「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云:『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也作「團團」、「團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