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恍然大悟」原作「恍然始悟」。據唐人高彥休的《唐闕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載,唐時裴丞相好古物,當時在曲阜有一個農人在耕田時挖到一個叫「盎」(一種大腹斂口的盆)的古鐵器,環腰隱約現出九個古篆。曲阜令無法辨識,就找了一個精通秦代八種書體的魯姓書生來看。書生說:「這些字是大篆,不是現在通行的文字。這九個字是:『齊桓公會於葵邱歲鑄』。」曲阜令就將這件春秋時代的古物獻給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視之為寶物。有一天,裴丞相設宴和門生聚會,大家圍著看這件古寶,讚美之聲此起彼落,只有劉蛻認為那不是古寶,而是近代的贗品。裴丞相很不高興,要劉蛻說出理由。劉蛻說:「齊侯小白死後,諡號是「桓公」。他九合諸侯,完成霸業。葵邱...
一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強幼安《唐子西文錄》:「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感謝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極為自謙,形容自己只是像魚眼睛那樣毫無價值的人,卻被當作美玉一般來使用。唐人李善在注解時,引用了《韓詩外傳》為證,說明古人認為白色骨頭外觀看起來像象牙,魚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後來「魚目混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假亂真。
珠圓玉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珠圓玉潤」意謂像珠子一般渾圓,像玉石一般溫潤。在唐人張文琮〈詠水〉詩中有「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二句,是形容水流波光如玉石一般溫潤光滑,濺起的水花,就像珠子一樣渾圓耀眼。「珠圓玉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後來多用以比喻文詞、歌聲、字跡的流利、圓潤、娟秀。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仙」。 (3)甘泉:甘甜的泉水。(三)#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八.賢達高風》于謙,字廷益,錢唐人。宣德元年,授監察御史,長軀玉立,聲如洪鐘,每奏對,上為傾聽。……然謙才大機疏,遇事又敢往,少瞻顧,人故以此忌之。九載秩滿,始進左侍郎。先是,河南官吏入朝,率綑載香帕、磨菇,以供交際,謙行,一無所持,作詩云:「手帕磨菇與線香,不資民用1>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2>話短長。」其律己如此。〔注解〕 (1)不資民用:不給民用。 (2)閭閻:鄉里,亦泛指民間。〔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五.于節庵遺事》、 明.都穆《都公譚纂.卷上.吳都憲》
雀屏中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人竇毅選婿,畫二孔雀於屏風上,要求婚者以箭射之,暗中約定射中眼睛者,即是女婿。其後,唐高祖李淵射中,竇遂以女嫁之。典出《舊唐書.卷五一.后妃列傳上.高祖太穆皇后竇氏》。比喻中選為人婿。也泛指被選中。也作「屏開金孔雀」、「雀屏中目」。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俞玉《書齋夜話》卷四:「欲工唐律,須編唐人諸家詩。苟能觸類而長之,當有脫胎換骨之妙。」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薛雪《一瓢詩話》:「有人議論唐人選唐詩不甚佳。余曰:『前人畢竟不同,切勿管中窺豹。』」
目空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三:「觀吳孟舉所作序,對針嘉、隆人一種吞剝唐人之習,立言頗為有見,而及觀其中間所選,則是目空一切,不顧涵養之一莽夫所為,於風雅之旨殊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