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錦囊佳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李賀七歲便能作辭章,每日背著一個錦囊,遇有靈感即創作詩句投入囊中的故事。典出《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後用以稱讚優美的詩句。《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錦囊佳句,不知夭壽之機,此已伏矣。」也作「錦囊佳製」。
柳毅傳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劇名。元尚仲賢作。敘書生柳毅為洞庭龍女傳書求援,終成夫妻的故事。事本唐人李朝威的《柳毅傳》而來。
恍然始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恍然大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恍然大悟」原作「恍然始悟」。據唐人高彥休的《唐闕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載,唐時裴丞相好古物,當時在曲阜有一個農人在耕田時挖到一個叫「盎」(一種大腹斂口的盆)的古鐵器,環腰隱約現出九個古篆。曲阜令無法辨識,就找了一個精通秦代八種書體的魯姓書生來看。書生說:「這些字是大篆,不是現在通行的文字。這九個字是:『齊桓公會於葵邱歲鑄』。」曲阜令就將這件春秋時代的古物獻給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視之為寶物。有一天,裴丞相設宴和門生聚會,大家圍著看這件古寶,讚美之聲此起彼落,只有劉蛻認為那不是古寶,而是近代的贗品。裴丞相很不高興,要劉蛻說出理由。劉蛻說:「齊侯小白死後...
魚目混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感謝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極為自謙,形容自己只是像魚眼睛那樣毫無價值的人,卻被當作美玉一般來使用。唐人李善在注解時,引用了《韓詩外傳》為證,說明古人認為白色骨頭外觀看起來像象牙,魚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後來「魚目混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假亂真。
紫芝眉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紫芝,唐人元德秀的字。紫芝眉宇是房琯感嘆,自己每次見到元德秀眉宇溢出的靈氣時,名利之心便皆盡去。見《新唐書.卷一九四.卓行傳.元德秀傳》。後即用為稱讚他人相貌之詞。
唐臨晉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書法多摹擬晉人,變其體而成家。後用以喻善於模仿,但缺乏新意。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論詩》:「虞集評范椁詩曰:『德機詩如唐臨晉帖。』」
不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進水中煮熟的麵餅類食品,如現代的「拉麵」。晉時稱「湯餅」,唐時稱「不托」。《新五代史.卷四○.雜傳.李茂貞傳》:「昭宗謂茂貞曰:『朕與六宮皆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安能不與梁和乎?』」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湯餅,唐人謂之不托,今俗謂之餺飥矣。」也作「餺飥」。
化日光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緊張急迫,人民忙於勞務而沒有足夠的力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裡的「化國」在《潛夫論》中本作「治國」,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光天化日」本指政治清明,承平無事的時代。《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廣放私債,毒害良民,無所不為。如此惡棍,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後亦用「光天化日」指在大白天裡,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場合。如《西遊記》第三回:「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超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空前絕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空前絕後」原作「超前絕後」,意思是指成就超越古今,無人能比。此語較早見於《晉起居注》。晉安帝在詔書上寫著:「這樣偉大的功績,真是超越古今,沒有其他人能夠比得上啊!」在唐人張懷瓘的《書斷》中,在稱讚草聖張芝時,也有同樣的用法。唐朝人認為草書的筆法,始自東漢的張芝。張芝曾學書於崔瑗、杜度。他勤練書法,從不擇紙筆,只要家中的日常用品都可作為模擬書寫的工具;平常都對著銅鏡執筆,來糾正自己的姿勢。他為了方便練習書法,又在家門前挖了一個大池塘,習字後便將毛筆和硯臺在池中清洗,年復一年,池塘的清水竟然全被染黑,稱為「墨池」。張芝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的成就青...
陸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唐人。陸希聲是陸九淵的八世祖。為仰山慧寂門人。曾爲唐昭宗之相,五代末因避戰亂遷居金溪,遂買田治生,貲高閭裏,成爲地方上有名的豪門大族。陸希聲論著甚多。 著作: 《全唐詩》21首《道德真經傳》 詩賞: 《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陸希聲「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