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基督教科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科學派為美國基督新教中的一個教派,但在新教各宗派間都認為該教派是一個變種教派;由美國的艾迪(Mary Baker Eddy, 1821~1910)在一八七九年所創立的。該派認為凡是物質都是虛幻的,疾病則是主觀的,是意識的錯誤,故只能靠意識的方法來醫治,靠調整的精神來醫治,而靠服藥是不能醫治的;該派稱此為基督教的科學,故該教派就被稱之為「基督教科學派」。
  艾迪本是一位催眠療法醫生昆華的學生與病人,而在一八六二年時,艾迪宣稱她經由〔聖經〕之啟示而發現了基督治病的原理,並稱從自己的康復和其他病例中得到了證實。之後艾迪開始為人治病,招收學生並組織基督教科學派展開活動;到一八七五...
基督教青年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發揚基督教教義的跨教派、非政治性的國際青年組織(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西元一八四四年由威廉斯(George Williams)創始於倫敦,後再逐漸擴展至世界各地,現在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該會培養青少年的發展與交流、倡導和推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推展各項社會、教育事業。簡稱為「青年會」、YMCA。
基督教教育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基督教教育思潮的主旨,在排除教會學校中之宗教課程,欲藉正常教育方法,培養學生成為健全國民,而不致變成教會的信徒。
  此教育思潮產生的時代背景,起於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在列強壓迫下,訂立了不平等條約,准許基督教在華傳教,並允其在內地設立學校,招收中國學生。教會在中國設立學校,係以傳播教義為目的,而非為教育中國國民;唯當時國家財政支絀,既無力普及教育,而主其事者又缺乏教育為國家主權的認識,竟輕允其事。學部乃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通咨各省,外人在華除已設各學堂暫聽設立外,嗣後呈請在內地開設學堂,亦均無庸立案。自此基督教設立之學校,乃遍布全國。這些教會學校,離他多少發揮了開發...
中華基督教教育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基督教教育協會,係清末西方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國成立的一個教育機構。緣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沿海各口岸開放通商,西方各國的基督教傳教士紛紛至中國來推展傳教事業;而興辦學校則為其傳播教義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傳教事業的拓展,教會學校亦日益增多並擴大,教科書的問題乃逐漸受到重視。於是,光緒三年(1877)召開基督教在華傳教士第一次大會,決定成立學校與教科書委員會(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以司其事。此一新成立的委員會,亦名益智書會,由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任會長,韋廉臣(A. Williamson...
基督王子的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王子的教育〕是文藝復興時期荷蘭人文主義教育學者伊拉斯慕士(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寫於一百一六年的重要教育著作;伊氏在該書中論述了對王子進行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及過程,對於後世的人文主義教育有許多啟迪。
  伊拉斯慕士主要從坤體良(M.F. Quintilian, 35~96)及普魯塔克(Plutarchos, 46~118)兩人的觀點而來,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道德上的善人,應該由古代經典文學作品來浸潤、塑造,教育應偏重在文雅學科的陶冶上。加以伊拉斯慕士認為人性本善,如果人性假以古典文學作品的陶冶,其發展必定朝向善良方向。因此除了基督教的宗...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八年由馬莉愛迪夫人為抗議當時報刊流行刊載聳人的新聞,而於美國麻省波士頓所創辦的報紙。
基督徒教育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徒教育原理〕是德國宗教教育家法蘭開(August Hermann Francke, 1663~1727)討論基督徒教育的一本著作。法蘭開是一位非常具有實踐精神的基督教教育家,他認為生活的最高目標是榮耀上帝。所以一切行為和思想,都必須根據此一原則活動,不可有附帶的教育目的提供給兒童,以免引起他們的企圖心。我們應藉著榮耀上帝的願望,來喚起人們的服從及勤勉美德;任何其他的東西,只會引發人的貪婪、自私及天生的嫉妒。
  法蘭開在書中指出,教育的目標有兩個最重要的要素:即虔敬(godliness)與智慧(wisdom)。培養虔敬的主要方法是有好的模範及基督的生活知識;這些模範如虔敬、...
基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名思義,反基督就是反對天主,尤其是祂在基督身上的工作。希臘字首anti-表相反,是仇恨的意義。它本是個〔聖經〕名詞,就概念而言,最早可以溯源到〔舊約〕,雖然當這個詞彙正式出現的時候,已經是〔新約〕末期了。
  〔舊約〕部分經文描寫善惡勢力的終極鬥爭。這些經文多半帶有默示的色彩,啟示末日的情狀,忠於天主的子民(真以色列)與仇恨天主的惡魔怪獸(經常被等同為外邦民族)之間的大戰。最清楚的例子要算〔達尼爾先知書〕第七章的一場大戰中出現了四隻野獸,其中最兇狠的第四個獸代表當時迫害以色列的希臘帝國,而那隻「小角」(七8)就是安提約古厄丕法乃,那位蹂躪聖殿的領袖。在〔達尼爾先知書〕,雖然反基...
基督教與異教的理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中世紀時由於基督教的興起,原來希臘羅馬文化(基督徒視其為異教徒)中的教育理想,逐漸為基督教的教育理想所取代。一般來說,希臘與羅馬文化中的教育理想,因民族性格的不同,而有重哲學與重實用之別,但其共同點仍為注重今生今世;至於基督教的教育理想則重視來生永世的生活,寄望天國人神同在的境界。
  基督教的教義中包括下列的觀念:(1)一神觀與永生的觀念;(2)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3)人性墮落與原罪的觀念。這些基本的教義,不僅深植於教徒的心中,也與基督教的教育理想有重大的關聯。
  由於基督徒相信人死後仍有生命,所以他們重視死後的永恆世界;今生俗世一切都是短暫的,唯有成為上帝...
基督教女青年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簡稱為YWCA,西元1855年由金耐德夫人(Lady Mary Jane Kinnaird)和羅巴茨女士(Miss Emma Robarts)創辦於英國倫敦,發展至2010年代已在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會,總會稱為世界基督教女青年會,會址位於瑞士日內瓦。該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女性組織,主要宗旨在於增進女性的社會權利、領導能力與自我培力。參見「基督教青年會(YMCA)」條。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