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53.1513 ms
共 1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塞利格曼(M._Seligman)的學習無助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這時縱使停止打擊,牠反而不願逃脫,稱之為學習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塞利格曼認為長期陷入被動與無助情境下的人,他們學到的是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可奈何,放棄採取任何有建設性的行動。當個體學習到行為與結果是無關的,換言之,不論採取任何行動,都不可能對結果有所改變時,有可能就會放棄嘗試,而這種使個體變得退縮或似乎只能接受任何結果發生在他們身上時的狀況,就會產生學習無助感。在教育的情境上,教師應強調班級內的學習成果是繫於個人的努力,因為可以讓學生比較願意為學習成果而付出,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可以根據自...
|
邊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境關塞。《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中野無以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看得楊化以邊塞貧軍,跋涉千里,銀不滿三兩,于大郊輒起毒心。」
|
要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要的關隘。《禮記.月令》:「備邊竟,完要塞。」漢.鄭玄.注:「要塞,邊城要害處也。」《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過寸數。」也作「要隘」。
|
塞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稱大陸地區長城以北的區域。《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其諸新降胡初在塞外,數為師子所驅掠,皆多怨之。」《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涼冬氣勁,塞外草衰。」
|
頓開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突然領悟,忽然明白。《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也作「茅塞頓開」。
|
心肌梗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冠狀動脈發生血栓,血液供應中斷,而引起心肌的局部壞死。此種病症常導致猝然而死。
|
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償過失、抵罪。《韓詩外傳》卷一○:「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歿矣,請塞責。」漢.楊惲〈報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2.盡其責任。《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張湯》:「湯無尺寸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為三公,無以塞責。」《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
3.敷衍了事。《明史.卷二○六.列傳.張逵》:「會疏則刪削忌諱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況且那日小弟小恙進場,以藥物自隨,草草塞責而已。』」
|
唐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隄防。「唐塞」原指堵塞隄防上的孔。語本《淮南子.人間》:「唐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後多指敷衍了事、塞責應付。《聊齋志異.卷三.毛狐》:「戴月披星,終非了局。使君自有婦,唐塞何為?」也作「搪塞」、「塘塞」。
|
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充滿。《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今陰陽錯繆,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三國演義》第六○回:「明公乃漢室宗親,仁義充塞乎四海。」
2.堵塞。《孟子.滕文公下》:「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唐.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枯查卷拔樹,礧磈共充塞。」
|
堰塞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山崩、土石流或熔岩流堵塞河谷,儲水到一定程度成為湖泊,通常為地震、風災、火山爆發或人文開挖等原因造成。當堰塞湖壩體受到沖刷、侵蝕、崩塌等作用,便會出現「溢壩」或「潰堤」而瞬間發生山洪爆發。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