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任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顯,假傳聖旨,私闖宮門。元帝看了笑著把奏章拿給石顯看。石顯趁機流淚地說:「陛下太寵信我,所以很多人嫉妒我,想陷害我。類似這種情形已不止一次,只有英明君主才知道我的忠心。但我出身微賤,無法以區區之身承受天下人的怨恨。請准許我辭去中樞機要的職位,能回到後宮,來負責清潔灑掃的工作,我就死而無恨。請求陛下可憐我,讓我留下這條小命。」元帝聽了深表同情,再三安慰石顯,又重重賞賜一萬萬的錢財給石顯。這兩個典源一用「任勞」,一用「任怨」,後來被合用成「任勞任怨」,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人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寵幸戚夫人,呂后非常嫉妒,後高祖崩逝,呂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使飲瘖藥,居廁中,稱為「人彘」。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後比喻遭受殘酷迫害的人。《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史臣曰:『人彘之酷,世以為冤。』」也稱為「人豕」。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高興過度,舉止失去常態。語本《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例]別太得意忘形,小心遭人嫉妒
羨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妒忌、憎惡、嫉妒
懷璧其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懷藏。懷璧其罪指身藏寶玉,因此獲罪。《左傳.桓公十年》:「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後比喻懷才而遭人嫉妒陷害。如:「廉頗年雖老大,仍欲為國征戰,怎奈懷璧其罪,終不得見用。」也作「懷璧獲罪」。
秀外慧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飄動著前襟,嬌羞得用長袖半遮掩著臉。這些美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住在各人房裡,整天閒著沒事做,不是互相嫉妒,就是想盡辦法爭寵。在這段文字中,韓愈就用了「秀外而惠中」來形容這些美人都是容貌美麗,內心聰慧的。後來就從這裡摘出「秀外慧中」這句成語。可見這句成語本就用在形容女子身上,縱然文獻上有用於男子身上,也只是偶而的借用而已。至於韓愈原文本作「惠」,「惠」通「慧」,意思並無不同。
神態自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情態度從容不迫,一如平常的樣子。如:「看他一副神態自若的樣子,真叫人又羨慕又嫉妒。」也作「神態自如」。
妒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憎恨他人勝過自己。《大宋宣和遺事.貞集》:「留汝宮中,外有父兄之讎,內有妒忌之意,一旦禍起,吾悔何及!」《老殘遊記》第一三回:「比我強的他瞧不起我,所以不能同他說話;那不如我的又要妒忌我,又不能同他說話。」也作「妒嫉」。
反向作用(Reaction_for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刻意欺負喜歡的小女生。Freud心理發展階段中,這也說明一個小男孩可能因為父親與母親有性的關係,而嫉妒父親,但他的意識中卻不願承認此一想法,因此反向作用使他變得崇拜父親。反向作用故可解釋:「過度的自尊往往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或是人際交往中,內心明明渴望獲得他人青睞,卻總是不自覺在緊要關頭做出氣走對方的事。分析其中,是由於過度擔心內心的渴望需求被他人發現。這是矯枉過正的典型反向作用。俗諺中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亦是反向作用欲蓋彌彰的最佳寫照。其他生活常見例子像是: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懷有敵意的繼母,往往特別溺愛孩子,企...
樹大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金瓶梅第四十八回:「正是樹大招風風損樹,人為名高名喪身。」 2.語譯 樹長的高大,容易招惹強風吹襲。 形容目標高大,易遭人嫉妒或陷害。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象齒焚身、德高毀來、事修謗興 相反詞 謹言慎行、明哲保身、韜光養晦 5.例句 言行收斂一點,免得樹大招風,惹來無妄之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